崇阳周刊第399期2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市党代表深入崇阳开展联系基层服务党员群众活动掠影
·植绿护绿 扮靓天城
·黄忠汉:父子坚守渡口30年
·真情接访解民困
·崇阳钒产业再次强势雄起
·崇阳百名快递员传递消防知识
·桂花泉镇全力提升“一感两度两率”
·县人社局以《党风政风前哨》促履职尽责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点击数:487  更新时间:2017/9/16 20:31:19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黄忠汉:父子坚守渡口30年

  特约记者徐功频
  崇阳,一条隽水河穿境而过,千年奔腾不息。近200多米宽的隽水河把天城镇茅井村和鹿门铺村“一分为二”。一水之隔,把直线距离县城不过8公里的茅井村遗弃在深山野水之外。
  千百年来,河上就没有桥梁,两岸的居民靠乘坐小船来往。黄忠汉和父亲用勤劳的双手当起渡工。30年的辛苦坚守,他们既为两岸的人们架起一座桥梁,更是到崇阳旅游游客眼中的一道风景。
  在碧水悠悠的河边,记者与黄忠汉聊起了他们一家渡工生涯的故事。
  黄忠汉介绍,父亲黄兴邦今年70岁,1987年,父亲花1000元购买了一条小木船,手摇木桨,最多可乘坐4人。由于摆渡是风里来雨里去的苦力活,收入低且不固定,当时年青人无人摆渡,都是老年人,包括本村及对岸的7人因年纪大,收入太低,都先后放弃了。
  “那时,过渡基本都是两岸的村民,每过一次收一元钱。”在一旁观的老人补充说,“当时村级公路未通,摆渡送人到高家垅,来回水路七、八里要近半个小时,手臂都摇得酸痛。”
  在那年月,他有时一天才收几元钱,逢年过节的高峰期也有过30多元,从来没有像传统的摆渡人那样,到处“打秋风”(当地风俗:找相关单位和个人收钱要物作为补偿)。
  1994年,黄兴邦从赤壁购买了一艘大的木船,装上了动力柴油机,可载重2吨,载人8人,当时赤壁至通山公路没修通,黄兴邦在不影响正常摆渡的情况下,送一些收废品的人、挖树桩的盆景爱好者、钓鱼人、外来游客到赤壁的芳世湾、日新等地,赚起“外快”,虽说来回水路30多里,但比原摇木桨要轻松多了。
  古言: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从小生长在河边的黄忠汉,上山打柴,下河捕鱼,样样能干,除象他父亲一样,练就了一身好水性,摇木船、开机船也是一把好手。
  安全工作大如天,渡船不容忽视。按相关规定,2011年黄兴邦已60出头,不能从事摆渡工作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老人。儿子黄忠汉毅然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登上渡船。同年,崇阳县交通运输局下属海事局应两岸百姓的要求,将原来的小机动更换了一艘机动渡船,编号客渡021,将渡口定名为康口渡口,并建有候船亭。此时,客渡核定可载16人,是最初最原始小木船的几倍。有了新船,黄忠汉的服务热情更高,更让他高兴的是县海事局每年发给他2.58万元的燃油补贴。
  行行有规矩,职场有操守。黄忠汉说,渡工在摆渡中有原则,轻重缓急,只要乘客有急事,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开船相送。
  2012年12月一天的深夜12点,村民徐某患急病,急着要过河看病,他拿起手电急忙奔向河边,并和病人家属一起,安全把病人送到目的地。
  这只是他们从事渡工生涯的一个缩影,诸如此例不胜枚举。早在多年前,多次在寒冷的深夜,黄忠汉同父亲一起送村里孕妇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
  村民黄亚光说:“进城购物,小孩上学,黄爹老少都服务周到,我们十分满意。”
  采访时,正好遇见骑摩托车过渡的天城镇七星村的张国来,他在茅井村承包水田,建了一个龙虾基地,近一年来,黄忠汉随叫随到,他与黄忠汉一家老少都成了好朋友。
  受爷爷、父亲的熏陶,黄忠汉的儿子黄烜也继承了祖父辈的“传统”,水性好,且在2015年通过考试,取得了驾驶证。
  同船过渡三世修,渡工的艰苦付出更让人称赞。三代都是渡工,黄忠汉一家引以为豪。
  坐在船舱的乘客只顾欣赏水清水秀的美景,起跳板、启动机器、掉头,这一连串的动作黄忠汉娴熟地操作进行。在隆隆的机声中,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的乘客。
  如今,崇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山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在茅井村打响扶贫脱贫攻坚战。在上游盘山修起了临时便道,开始建大桥,这在当地是天大的喜讯,村民出行将更方便了。
  黄忠汉感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为山区库区人民办实事,上游桥修成了,渡口是去是留,他坦然面对。如果保留渡口,他会尽力继续为村民和过往的游人服好务,当好一位百姓满意的渡工。

上一篇4 植绿护绿 扮靓天城
下一篇4 真情接访解民困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