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三百零三期3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点子大王”成就麻花大王
·“慈善大亨”的慈善人生
·崇阳72条乡村公路实施绿化
·县地税局正风肃纪促服务
·县人社局保障妇女合法权益
·县客运总站黄金周安全输送旅客2.1万人次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点击数:513  更新时间:2015/10/14 15:50:11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慈善大亨”的慈善人生

 
 
特约记者 甘明强汪国文
 

  他是一位“戏迷子”,也是电影“老班主”的真实原型,他不是大款,却是享誉一方的“慈善大亨”。他就是崇阳县“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提琴戏”代表性传承人甘伯炼。  

他为乡亲造福 乡亲为他树碑

  走在崇阳县一些村头的河流边、石桥上,人们不时发现一些石碑,碑上刻着“百炼堤”,“百炼桥”,“百炼亭”或“无私奉献”等字样。

  村民们说,这些路、桥和石堤都是甘伯炼个人捐资修建的,大家出门顺趟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他为乡亲捐款造福,大伙为他树碑立传。

  34年来,老甘捐款多少次,资助了多少人,他自己记不清了,但这些石碑却见证了一个平凡老人的济世之情。

  在老甘家中,记者看到了一部分他的捐款凭证,粗略统计,从1980年至2013年,捐款收据就有1000多张,捐款总额达到60多万元。

  甘伯炼的人生之路非常坎坷。他自幼家境贫寒,3岁丧母,过继给伯父抚养,8岁起,读了3年的私塾,此后当了个放牛娃,砍柴、做农活样样都得干。1957年起,他在该县文工团、巴陵剧团和县汉剧团工作,是个“穷戏子”。1965年,县财政调他办企业,他先后将酒厂、菌种厂等4家企业起死回生。

  1980年,两袖清风的老甘退休。人到花甲之年,本应该颐养天年,可由于甘伯炼办企业在当地出了名,一些乡镇企业纷纷上门请他担任顾问,帮助企业招商引资、推销产品等,许诺利润分成,但老甘一直不为所动。

  一件事情,让老甘下定决心进行“再创业”。这年春天,老鸦村一条小溪河水猛涨,河水冲垮了河上唯一的一座简易的石木桥,一过桥村民正好被冲到水中,撞得头破血流。事后,老甘得到消息,赶到现场查看。他发现如果不及时将桥修好,数百名群众出行极不方便,学生上学要绕行好几公里。可是,修桥要钱,但他囊中羞涩,看着村民们焦急的样子,他的内心不是滋味。于是,从1983年起,他开始兼任几家企业的顾问,起初的想法是挣钱修桥。  

退休再献余热 热衷修桥铺路

  为了帮助企业推销产品,他不辞辛劳,走南闯北。途中曾三次遭遇车祸,至今留下脑震荡的后遗症。有一次在山西太原,为保护公款,他的右眼被扒手打得几乎失明,回到家中,老伴洗他衣服的时候,竟洗出一盆血水。老伴心疼地说:“你再不能这样不要命了,不要再出去了。”

  凭着一股韧劲,加上他多年的经营之道,1983至1993年间,老甘为这些企业创造利润300余万元,得到了50余万元的分成。

  有人说,老甘挣了这么多钱,该安享晚年了。但老甘没有这么想,而是准备将这些钱全部用于为乡亲们修桥补路。为了征得家人同意,他召集了一次特殊的家庭会,起初,老伴不同意,说:你拼死拼活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过几天安逸日子吗?

  “一个人一天也只吃三顿饭,睡一晚上的觉。达到这个标准,就足够了。”老甘很想得开。他有一子三女,都已成家立业,倒是十分赞同老甘的想法,他们认为,只要老人家钱用得舒畅就行。

  在子女们的开导下,老伴如今成了甘伯炼修路铺桥的得力助手。

  在崇阳县的一些山头、水渠边和十字路口,有13座琉璃瓦相间的凉亭。村民告诉记者,这是老甘为乡亲们修的,既能遮风避雨,又十分美观。

  修一座这样的凉亭少的6000多元,多的1万元,老甘捐款购灰沙和水泥、钢筋,还兼任质量监理,老伴毫无怨言地给他当帮手。

  老甘说,之所以要修凉亭,是因为村民在野外作业时,遇到下雨、下雪,没有可躲避的地方,修一些凉亭,让他们在辛勤劳作之余,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如今,老甘修的凉亭,还成了村民夏夜乘凉的好处去。金沙镇的村民金强说,由于凉亭一般建在通风处,十分凉爽,连蚊子都很少。

  由于一些村陆续通了车,建在十字路口的凉亭慢慢变成了候车亭,在这里候车,雨淋不着,日头晒不到,村民可轻松候车。  

捐资凿山开道 山民百世传佳

  崇阳县金沙镇海拔300多米,自古以来,山民进出山只有一条千万人踏出的窝窝坑,就是在大白天,时常有山民或牲畜不慎落进深渊的惨剧发生,夜晚,更是没有人敢走这条“生死路”。

  1993年,64岁的老甘带着老伴实地察看,决定在窝窝坑的基础上,在岩石上凿出一条台阶式的山道来。当年秋天,他出资3万多元,村里出劳力正式开始修路。半年多时间,他与村民吃住在一起,硬是抢在第二年春,凿出了一条山道。自此,这条山路再也没有发生过意外。

  路通了,山里山外串在一起,昔日僻静的山村变得热闹起来,娶媳妇的、做寿的,走亲访友的,做买卖的,络绎不绝。

山民们将这条路命名为“伯炼路”,并镌刻一首小令:“峭壁上金沙,鸟道难爬,崎岖险阻令人嗟……捐资修蹬路,百世传佳”。

   山里人最缺的是什么,水。放牛娃出生的老甘深知这一点。该县有个阴塘村,海拔数百米,吃水靠下雨,除春季外,山民吃水要到山下担。正因如此,当地流传“有女莫嫁阴塘村,三日不下(雨)无处钻”的说法。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前,这个村的小伙子娶上媳妇都很难,老甘决心引泉上山,“成人之美”。

  2001年,73岁高龄的老甘翻山越岭,为村民找水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两座山壑的腰部,他发现了一处茂盛的青苔,他出资请人挖了10余米,清泉顿时涌出,山里人吃水再也不愁了,他们像过年一样,燃放鞭炮。

  如今,村里到了婚育年龄的小伙子,全都娶回了新娘。

  记者在老甘家采访时,看到他家十分简朴。18英寸彩电已用了十几年了,客厅墙上,电影《老班主》剧组人员向他赠送撰写的“老班主”的条幅十分醒目。老人家后院内的一块菜地,他亲手栽种的各种蔬菜长势正旺。

  在生活上,半斤红烧肉,外加自己后院种的小菜,一点豆腐,这就是老人一天的菜谱。外孙有时送来几条鱼,算是改善了生活。

  2008年12月,甘伯炼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琴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耄耋之年,他觉得为保护、传承崇阳提琴戏还有很多事情要做。2010年,他拿出自己积攒的退休金1万元,并发动老伴拿出自己的养老钱,在自己老家修建了一栋400多平米的“非特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他将多年来收集的珍贵资料收藏于传习所,并将全县提琴戏老艺人请到传习所研讨提琴戏,组织青年演员前来学习,他传授技艺一丝不苟,不厌其烦,不顾年老体弱。老甘说:“自己的时日不多,有一份热,就得发一份光,要为崇阳的提琴戏和公益事业多做些事情。”

上一篇4 “点子大王”成就麻花大王
下一篇4 崇阳72条乡村公路实施绿化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