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二百九十六期3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众手浇灌菜园飘香
·从军从教慰平生
·金塘镇党员干部参与“十户联管”
·抢修河堤利民生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下一篇4
点击数:439  更新时间:2015/8/19 11:08:44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众手浇灌菜园飘香

 
特约记者徐功频 通讯员 石林
 
 

  崇阳县青山镇城万村距离县城10公里,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村。近日,记者慕名走进城万村,青山河从城万村全境而过,与崇阳隽水河紧紧相连,两条河流平行直下,放眼望去,蔬菜基地一幅繁忙的丰收景象,摘菜的、运菜的、浇菜的,不远处,一台小型挖掘正在整修道、修理水渠,个个忙得不可开交……

  一大早,刘艳军夫妇就在自家的蔬菜大棚忙开了,为新发芽的花菜苗子盖遮阳网。他家种了20多亩菜地,今年的收入不错,全靠钢架大棚,蔬菜上市提前了一个多月,赶上了好价钱,收入比往年多20%。

  48岁的赵小明,原来在家小规模种菜,97年前往广东种菜,学到了不少蔬菜种植技术,是村里有名的老手,每年纯收入在8万元以上。今年新搭了18个钢架棚,估计今年纯收入在12万元以上。攀谈中,他细说起种菜的甜酸苦辣,干农业要靠天年,风调雨顺的年成效益好,原来竹棚没有保障,每个棚要投入1000多元,才管用两年,遇到冰雪灾害,棚倒菜损,费工费力。原来一个竹棚种植收入是一万二三千元,现在使用钢架棚后,收入二万一、二千元钱,相比原来增加了七八千元。钢架棚牢固,虽是一次性投资贵了点,但使用时间可达8至10年,更让人省心省力增效益,多谢政府贴息贷款,资助菜农。

  象赵小明这样种菜农在城万村有120户,他们依靠种菜渐渐走上小康之路,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今年城万绿田专业合作社无公害蔬菜基地申报成功,全村一片欢呼。菜农在喜庆的同时,对县农业部门的关爱伸出大拇指,连连赞叹。

  为了城万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县农业局蔬菜办公室冷三甫主任吃住在农村,深入每家每户每个大棚,帮助引进优良辣椒、黄瓜、茄子、丝瓜等新品种。指导安全用药,推广高效、低毒农药以及物理防虫技术,推荐使用杀虫灯、诱虫板等。同时,多次组织菜农到武汉、随州、省农科院等地参观取经。

  最让城万村菜农难以忘怀的是2008年的那场冰雪灾害,菜农的竹棚全部垮蹋,损失严重,县农业局为每户送来了慰问金800元,1.5吨复混肥,说起县农业局的帮助,众菜农心怀感激,有口皆碑。现在,为增加特色,蔬菜办公室正着手帮他们引进黄秋葵、泥蒿等新品种。

  “菜要新鲜,都是凌晨开始采摘,整个畈上真是热闹,摘菜的、运菜的、浇园的大伙都匆匆忙忙,仅送菜的面拖就有90多辆,供菜量一般每天5、6万斤,高峰时候达30多万斤,大清早就要送到崇阳的超市、菜场,还有一部分销往通城、通山、赤壁、武汉、临湘等地。”刚送菜到家家旺超市回来的菜农雷志芳说。

  “青山镇这次投资10多万元,加宽村级路面,真是为我们办了实事,为我们出行提供了方便!”菜农赵旭会从石城镇金沙桥购回3000多斤饼肥,高兴地与记者介绍开来。“要把菜种好,除把品种选好,还得多用有机肥,种出的菜水灵灵的,有卖相,味道好。”

  崇阳县一位承包学校食堂的汪老板诚挚地向记者说出内心话。“长期购买菜贩从外地转手的蔬菜,我们真要亏本,无法经营。城万村的蔬菜质量好,又新鲜,价格便宜。每当城万蔬菜一上市,每斤比原来下降2至3元,说真话,我们还真是赚的城万菜农的钱。”

  “过去我行只能给每户3000元到5000元的小额贷款,如今菜农把农业当成事业,当成产业大力发展,我们大胆放心,可帮专业合作社联保贷款授信300万元。”县农商行负责人说。

  “今年,县委组织部领导深入我村调研,鼓励我们大胆实干,突出特色,打响品牌,在组织部、青山镇的全力关心下,合作社获得贴息贷款200余万元,新建钢架蔬菜大棚210个,为菜农从资金上得到了有硬支撑,为壮大篮子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合作社正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生产经营,目前正与相关部门联系,在县城北新建的菜市场争取开设城万村蔬菜销售摊位,方便菜农卖菜,老百姓买菜。”城万绿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新云充满希望地说。

下一篇4 从军从教慰平生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