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十五期1版
   下一版 4
·崇阳一批支柱企业对接武汉城市圈
·崇阳精心编好地方志书
·走进央视新闻联播
·崇阳开展白企万人技能竞赛
·福利院的笑声
·天城倾力打造“明星”强镇
·帮扶建好乡村“小天府”
·沙坪至铁柱港段将成为文明样板路
·崇阳力扶“慧安”名牌产品
·肖岭19名师生为灾区捐款
·挺进鹏城的“边缘人”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下一篇4
点击数:881  更新时间:2011/7/29 10:06:04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崇阳一批支柱企业对接武汉城市圈

  本报讯特约记者沈忱、汪国文报道:4月15日,由省科技厅主办、武汉市科技局、崇阳县人民政府协办、武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承办的武汉城市圈科技供需对接洽谈会在崇阳召开。来自国家科技部、北京中科院和湖北10余所重点院校的60多位专家、博导教授对该县正在兴起的钒产业集群和农副产品加工集群进行了现场观摩,表示出浓厚兴趣。据该县科技局局长程遥兵介绍,洽谈会上现场签约项目有7个,并有18个项目达成对接意向。
  近年来,崇阳县先后崛起以雷竹、蜂蜜、小麻花、精武鸭及精品水果等深加工的农副产品集群和钒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对此,该县着力技术创新、加强服务联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寻求与国家及省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体制约束,全力支持产业联盟做大做强,使之成为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产学研合作机构。
  崇阳县石煤钒矿石资源丰富,储量达7亿吨。过去,该县部分地方土法炼钒和无序开采较为严重。去年来,县委、县政府组建钒业集团,在省科技厅和武汉市科技局的全力支持下,以武汉城市圈技术转移服务为基础,以相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崇阳钒企业为成员,以钒产业技术创新为动力,促进企业、院校、研究机构之间,在技术、设备、人才、资金等要素方面进行有效配置,合理流通,形成新的合作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为此,该县把钒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走“绿色环保”和“高科技”钒产业之路,先后炸封和关闭了境内近200座土法炼钒窑,引进京钒公司、汉海公司、友进钒业等投资规模大、工艺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进行钒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汉海公司投资3500万元的提钒生产线,应用“回旋窑+复合环保添加剂焙烧”、“动态离子逆流交换”新工艺,符合环保要求,转化率达80%,已开始规模化生产。友进钒业投资1亿元新建年产3000吨的80钒铁生产线,该工艺可将提钒总回收率提高到70%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三废”问题,实现“零排放”。
  “崇阳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钒产品交易集散地,崇阳钒价已成为国内外的风向标。”该县钒业集团总经理石强在汇报中介绍,目前,崇阳境内有钒企业89家,其中规模以上深加工企业23家,产值25亿元,县内外从事钒业的销售人员有1万余人。已建成偏铵提钒、80钒铁、50钒铁、钒铝合金、钒氮合金、高纯钒等生产线,正在新建钒电池、钒溶液生产线。至此,崇阳已形成国内最完整的钒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已完成了单纯的钒产品交易集散地向国内最大的钒产品深加工基地的“华美蝶变”。

下一篇4 崇阳精心编好地方志书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