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十三期4版
3 上一版   
·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现代农业有和特点?
·湖北汉口精武农业发展崇阳有限公司
·湖北森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坤旺农业科技园(湖北)有限公司
·以工业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下一篇4
点击数:999  更新时间:2011/7/28 17:22:32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特约记者沈忱汪国文通讯员宋金光
  近年来,崇阳县把土地流转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经营的一种重要措施牢牢抓在手上,立足县情做好产业规划,壮大产业规模。三年来,该县共流转土地40多万亩,其中用于晨鸣纸业林浆纸基地建设13万亩,种植精品水果8万亩,速生丰产林10万亩,雷竹5万亩。先后引进了台湾统一集团武汉公司、正大集团武汉公司、汉口精武鸭业、湖北鹏程等一批知名企业到崇阳从事现代农业开发,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3家,精品水果、雷竹、泡桐、肉鸭、生猪、马铃薯、乡村旅游等逐渐成为该县现代农业开发的主导产业。
  (一)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该县是低山丘陵地区,荒山荒地多,全县山地面积198万亩,其中低丘岗地60多万亩,山地面积占全县版图面积的80%。为此,县委县政府把土地流转与挖掘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在“山”上,制订流转低丘岗地和荒山规划50万亩,重点发展水果、泡桐、油茶、两竹;在“田”里,制订水田流转规划,重点流转冬闭田和抛荒田,大力推广冬种马铃薯;在“圈”内,制订土地集约经营规划,流转成片山地,推行规模化养猪、规模化养鸭上山,实行种养结合,发展循环经济。
  对流转出来的土地,综合考虑土壤、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因地制宜,规划适宜产业。聘请华农水果研究所、中国泡桐研究所、省农科院、林科院、水产研究所等农业科技研究机构的专家,制定了水果、泡桐、笋竹两用林、马铃薯、稻田养虾等专项发展规划。按照“沿河沿线栽水果,低丘岗地种两竹,近山低山植泡桐,高山远山育油茶”的布局要求,制订10万亩精品水果、10万亩优质泡桐、20万亩油茶、30万亩楠竹和雷竹、5万亩冬季马铃薯、2万亩虾稻轮作、2000亩稻田双孢菇、5000万只肉鸭、60万头生猪及生态旅游开发等规划,力争三至五年内把崇阳打造成湖北省重要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湖北精品水果之乡、中国鸭都和武汉城市圈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该县结合制订的产业发展规划,聘请武汉大学、华农大、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所技术人员,编制了《崇阳县40万亩低丘岗地改造项目建设计划书》、《崇阳县70万亩低产林改造计划书》、《崇阳县农田整理15万亩计划书》。两年来,共争取省国土厅的低丘岗地改造项目7个,面积7.8万亩,资金1.56亿元,对低丘岗地在深翻、平整土地的基础上,修好沟渠,着重解决土地瘠薄、灌溉条件差、保水保肥难的问题。改造后的低丘岗地通过出租、租赁等形式,全部栽上了精品水果。争取到农田改造项目5个,资金1.4亿元,把低产水浸田变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直灌、涝能排”的高产田,大力发展冬季马铃薯、双孢菇和虾稻轮作。
  (二)
  土地流转政策性强,操作过程复杂,涉及千家万户,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纠纷和矛盾,影响社会稳定。该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等原则,不断创新模式,规范程序,推进土地流转。
  按照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整合资源,建设年产值过50亿元的加工园区。对成片的荒山、荒地,在做好土地平整、道路及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后,实行土地统一对外招租,农户与村委会、村委会与农业企业签订流转合同,租期20至50年,乡镇经营部门参与鉴证。通过招商引资,该县引进了台湾统一集团、湖北鹏程公司、咸宁金桂湖林业公司、武汉林木公司等近30家龙头企业,来该县开发泡桐、水果、马铃薯、白茶等基地,面积达8万亩。2008年流转水田1万亩,主要用于发展马铃薯、西瓜、葡萄、蔬菜和稻田养虾。流转期限灵活多样,最短的为一茬作物生产周期,最长的为30年。未经整理改造的荒山荒地和林地,租金为每亩20至30元,熟地为50至100元;水田为150至350元,最高的为500元。该县沙坪镇水果大户邹德木牵头成立水果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户200户,入股资金300万元,土地流转面积5000亩,全部发展水果基地。2008年,将水果统一“隽水”牌商标对外销售,仅此一项,就为果农户平增收2000元以上。目前,全县有40个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万亩。
  为了让流转土地发挥最大效益,该县把流转土地与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共兴建基地200个,其中连片1万亩以上的基地3个,5000亩以上的基地3个,1000亩以上的基地10个。每万亩果园配套建设万头猪场,每1000亩果园配套建设10万羽精武鸭场,推广“猪+沼+果”、“鸭-果”模式。以大农业基地为依托,把大基地建设向集“果园、采摘、钓鱼、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业方向发展,提高农业开发水平。先后建成了5个乡村休闲旅游区,年收入达200多万元。实践证明,土地流转,“转”出了效益,“转”出了农民增收。
  (三)
  土地流转的目的,是为了土地集约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效益。
  该县积极应对产业发展动向,加快产业开发软环境建设,下发了《关于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农业开发的实施意见》、《关于切实抓好秋冬农业开发的意见》等4个重要文件,从市场准入、基地用地、项目扶持、税收政策、财政支持、配套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新建水果基地,实行“林业部门规划设计,老板自行开发”,按每亩6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新栽雷竹基地,利用退耕还林调剂资金给予扶持。对楠竹扩鞭(造林)基地给予林业项目支持。对冬季马铃薯基地,按每亩300元标准免费供种。对新建设的精武鸭工程标准化鸭棚,每平方米补助35元。对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猪场,县政府另补助50万元。通过优惠政策的激励,加速了农业规模开发和产业集群建设。
  通过整合涉农资金“筹”一点,依托招商引资“引”一点,激活民间资金“投”一点,争取金融部门“贷”一点的办法,拓宽了产业建设的投入渠道,形成了“部门联动、群众参与、外资渗透、金融支持”的产业建设多元投资格局。目前,全县累计整合各类资金近6亿元,投入产业建设。为解决水果种植大户资金不足,完善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启动了林产抵押贷款试点,争取金融部门为种植户提供资金支持,年发放贷款超过5000万元。
  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牛鼻子”。该县坚持“引进一个企业,开发一个项目,兴办一个产业”的模式,育龙头,上规模,壮大了一批特色明、规模大、销路广、效益高的主导产业。一批龙头企业的加盟,加快了土地流转和产业发展步伐。福建坤旺、湖北森旺等龙头企业,开发3万亩精品水果。坤旺公司投资3亿元,在天城镇建设6000亩台湾水果基地,调优水果品种结构。省级龙头企业瑞发生物工程公司,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扩大雷竹覆盖面积,扩大产品开发能力,延伸产业链条,使5万亩雷竹中受益面积达到4万亩,年产鲜笋达到2万吨。湖北大润、湖北森旺公司,投资1.2亿元,开发马铃薯示范基地1万亩,带动全县发展冬季马铃薯5万亩。森旺公司总投资1亿元,首期投资2000万元,开发水果基地套种马铃薯2000亩,并筹建1000吨冷库,为马铃薯储藏保鲜、增值提供仓库。并与农户签订收购订单,按保护价收购。从而在冬闲田里开发出产值过亿的冬季马铃薯产业。汉口精武鸭集团公司,投资3.8亿元,打造养殖5000万羽精武鸭的“中国鸭都”。现已完成投资2亿元。2000万羽父母代种鸭场、2000万羽精武鸭屠宰厂、2000万枚种蛋的孵化厂陆续建成,陆续上马投产。现在正在建设一座年加工5万吨鸭肉的加工厂、一座年生产饲料20万吨的加工厂,一座加工羽绒3000吨的加工厂,一座有机肥料加工厂。目前,全县已建成的1000个标准化鸭棚正陆续投放雏鸭,养殖规模达到1000万羽,正大集团、吉林华信特种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湖北分社,扶持本地碧云牧业等10余家龙头企业,投资近3亿元,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30万头,带动全县年生猪出栏达到60万头。去年,该县成功引进了正大集团武汉公司投资1.4亿元,在全县推广“猪+沼+果”模式,首期投资2000万元,在白霓镇建成万头父母代种猪养殖场。12月初,正大集团宜昌公司投资2000万元,征用山地50亩,新建“250”模式万头种猪场。仅正大集团年可出栏生猪20万头以上。
  该县常年青山绿水,明月清风,是生态旅游的极好去处。随着杭瑞高速公路和浪口大桥的开工建设,以浪口温泉、百泉地质公园为标志性的生态旅游提升开发水平,掀起旅游开发热潮。该县已引进武汉三特公司,总投资4亿元,一期规划投资1.5亿元,完成了浪口温泉、洪下景区的开发规划。目前,全县已建成乡村旅游和观光休闲农庄40余家,其中星级农庄达到10家,3年后发展到200家。

下一篇4 现代农业有和特点?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