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十二期3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天府气象次地新
·大泉洞听泉
·天府
·天城美
·难忘的红薯情结
·做个永远的读书人
·又闻大鼓声
·大市寻记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点击数:748  更新时间:2011/7/28 11:11:25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又闻大鼓声

  ○甘万明
  在家过春节,外面不时传来“咚——咚”的大鼓声,不由勾起我对大鼓声的记忆。
  老家的堂屋现在还放着两面大小差不多的大鼓,鼓的直径一米,鼓身高一米五,鼓身样式特别,一面已破有十多个大小洞眼,挂在楼角不能用了,另一面虽然有些破旧,但还在用。听老人说,破鼓是解放前祖上传下来的,已有上百年了。旧鼓是刚解放那年,全屋堂人请人上门照祖上传下来的鼓样做的。当时做新鼓是为了庆贺翻身解放,这年春节,村子里组织了一个龙灯队,四位老人抬着两面大鼓,在龙灯队前引路,跑遍了山冲村村湾湾,“咚——咚”的鼓声震得山摇地动,很是威风。
  我们这辈人,小时候都盼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好吃好玩。记得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打“扬尘”,祖父就把大鼓从楼上放下来,抹得干干净净摆放在堂屋“神龛”前,到二十四日“接年”、三十日“团圆”、初一庆新年至正月十五日过“月半”,祖父都得先叫来几人打大鼓,鼓声响起,家家户户都得来到堂屋放鞭炮、上香烛,将做好的饭菜端来摆在“神龛”前敬祖敬神,祈求平安幸福。当大人们散伙后,我们一群小伙伴便拿起木棒,鼓声又响了起来。闹过一阵小伙伴们才到外面去嬉戏,或玩纸扎龙灯、或成群结队串门拜年,或追着看大人们玩的长龙、采莲船。
  记忆犹新的是,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只要闻到“咚——咚”的大鼓声,小伙伴们便不约而同地集中到地势较高的门前场地,个个伸长脖子听鼓声来自何方,当辨明了方向,就朝那个方向跑去。大鼓声哪怕是山多山高,也能传出五、六里地。有时我与伙伴们一跑就是三五里,追着看了几个村庄,再把龙灯迎进自己的堂屋,待玩完后,还要再送上好远一程路,几乎天天这样忙着。那时,农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农民长年看不到一场戏或一场电影,玩龙灯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文艺形式,每年春节男女老少就这样共享欢乐。
  “文革”期间,鼓声中断了一段时间,后来我们上学读书,再后来外出谋生,加上现代文化不断发展繁荣,就很少听到家乡的大鼓声了。
  今年春节,在家待了几天,常常听到“咚—咚”的大鼓声,由远及近,至几十人的龙灯队伍来到村子里,一天就有几伙玩灯的。鼓声依旧,但他们玩灯的服饰、演技和编的唱词,远远超过了我孩童时代的纯娱乐,可以看得出,他们是怀着对共产党的感恩,表达共同致富的喜悦心情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快步奔小康的坚定信念。

上一篇4 做个永远的读书人
下一篇4 大市寻记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