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沈忱
在风景如画的武汉东湖之畔,有一座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武汉大学。这所承载百年风雨磨砺的名校,在历史的进程中送走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也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知名专家。该校博士生导师段亚辉教授,就是这群星中的佼佼者。
他专业精准卓著,却不事张扬;他社交活动广泛,却不愿介入仕途;他潜心课题研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硕士、博士人才。记者提及他当年参与三峡工程20余项课题研讨均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这一辉煌成果时,他谦逊说:“这没什么,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能有今天这样子很知足!”这就是段亚辉,一个专家学者默默追求奉献的学术品质。
记者特意记录下了段亚辉教授的成长经历,希望它能给世人以启迪和借鉴。
苦涩童年铸就意志
1956年农历六月初八傍晚,太阳的余晖朦朦胧胧催赶着劳累了一天的农民回家歇息,月亮升到半空为他们照亮回家的路程,一声清脆的啼哭声呼唤段育南奔跑到家中,一个男婴降生在崇阳县沙坪镇长堑村段家湾。也许因为出生时太阳与月亮交相辉映蒙蒙亮,也许是希望这根苗能为段家争光而又不敢奢望,便取名“亚辉”。面对孩子的降世,父母喜忧参半:因为那是个吃了上顿愁下顿的年代啊!膝下已有两个女儿的段氏夫妇,看着降生后体弱的小亚辉心里阵阵痛楚,一心只想多卖点力气,多挣点工分来将孩子们抚养成人。
段亚辉两岁时赶上“大跃进”。1960年,他父亲段育南响应“三治”建设的号召,随被调集的民工大军开拔到相邻的通城县去修筑铁柱港水库。为抢进度、争红旗,他父亲长期半夜起床挑沙担石,终因缺少营养体力透支,肺病、痨病一齐上身,因无钱治疗而与世长辞。
噩耗如晴天霹雳,从此全家养家糊口的重担便落到了母亲柳梅宝柔弱的肩上。一个中年丧夫的妇女要拉扯着3个未成年的孩子谈何容易?为解决饥饿问题,无奈之下,她只好带着未成年的女儿沿户乞讨度日,要到好吃的都留给小亚辉……。
7岁那年,小亚辉正式上学了。读二年级时,有一次他母亲也打算把他带去要饭。时任大队的好心支书见状,赶到生产队里发话:“亚辉是贫雇农的儿子,谁让他去要饭谁负责,谁饿死了他谁去坐牢!”多亏支书这句话,才使小亚辉没有走上乞讨路。
鉴于贫雇农家庭年年超支缺粮的情况,按照国家政策由政府保送读书,直至完成学业。于是,从堰市小学—台桥中学─沙坪高中,段亚辉有幸成为唯一一名学杂费全免的学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减轻母亲的负担,从读初一开始,段亚辉就清晨上山砍柴,回来再赶到学校读书,星期天下田劳动帮家里挣工分。迫于贫穷家庭的压力,起初成绩平平的段亚辉,直到读初二、初三他才跻身班上前几名。
段亚辉上高中时,正值批林批孔和“宁要好思想,不要金字榜”、“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产阶级苗”的时代,他积极响应“学农”号召,凭着一身力气下田插秧割谷、到水库工地担沙挑土……尽管什么活都干过,但他从没耽误学习,每次考试仍是年级第一名。
1974年7月,段亚辉沙坪高中毕业。那年代成绩再好也得回乡种田,段亚辉虽心有不甘,却还是回乡当起了农民,随即被作为青壮劳力调遣到台山水库工地上劳动。(下转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