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民间长篇叙事诗《双合莲》叙述的故事,于1851年前后发生在崇阳县三源港桂树泉邓家。
勤耕苦读的男青年胡道先(胡三保)与聪明漂亮且刚强贤淑的女青年郑秀英(邓秀英)相遇相爱,他们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用郑秀英精心绣制有一朵莲花的丝帕剪开,各执一半作为定情之物,私订终身。郑姓族长郑楚方以秀英“辱门败户欺祖宗”为借口,横加迫害,将秀英卖给刘家。秀英坚贞不屈,虽多次遭到毒打,仍然不与有钱有势的员外刘宇卿成亲。刘家只好又将她转卖给他人,狠毒地提出“为奴为婢我不管,不能卖给胡道先。”道先改名换姓,巧娶秀英。不料真相还是被刘家发觉,刘宇卿不但带人劫回娶亲花轿,还花钱买通官府,诬陷道先,将道先抓进监牢。最后,秀英在刘家含恨自尽,道先也被折磨而死。
《双合莲》作者姓陈名瑞兆,号润四。光绪二十五年修编的陈氏宗谱记载:陈瑞兆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因是铁坊名匠,故世人称之为铁匠四爹。
陈瑞兆自幼聪慧,酷爱读书,尤爱诗歌。但因家境贫寒,才读了五年私熟,后从师学艺,以打铁为生,串乡行艺,20多岁时还未完婚。一天,陈瑞兆到三山源打铁,巧识邓秀英,并对邓秀英产生爱慕之心,刚过几天,得知邓秀英已找到了一位志同道合姓胡名道先的青年为未婚夫,自己便悄悄离开了。不久陈瑞兆便在父母的催促下完了婚。一年多后,陈瑞兆再次来到三山源打铁,忽然闻听胡道先和邓秀英的婚姻遭到族人反对,族人强行将秀英卖给刘家,秀英死活不从,受尽百般凌辱,最后一索悬梁自尽。胡三保也被告上官府,受尽冤屈折磨而死。
“家族、礼教、官府太恶毒,太残忍了!”陈瑞兆经常望着红炉中的炭火发呆,长吁短叹。时间长了,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声呤唱。他以胡、邓的定情物“双合莲”为题,一天创作呤唱一首山歌,一年时间创作完成三百六十首,组成了长达一万三千余言的叙事诗《双合莲》。
《双合莲》是一部对封建家族制度的控诉书。它以一个爱情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的罪恶,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恋爱不自由的惨痛现实,具有典型意义。
族权不仅拆散了胡三保与郑秀英一对情侣,而且对他们百般迫害,以至于死地。族长知道秀英与三保相爱,就“拖来秀英动家法,浑身上下打一千,皮破肉烂在堂前”。秀英无路可走便“一根丝带梁上悬”,被封建礼教活活逼死;胡三保也“已酉年终进县去,庚戍年终出牢归,辛亥正月死别离”,被活活折磨死了。
长诗歌颂了郑、胡二人坚强的反封建斗争精神,同情他们婚姻自由的要求和不幸遭遇。郑秀英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的形象,反抗性突出。她追求自由婚姻,始终与封建社会制度作斗争,并且反抗性日益强烈,“秀英生来性刚强,此事自己作主张,一不喜爱官家子,二也不拣百万庄,只要一个称心郎。”这正是劳动人民纯洁高尚的爱情。这不仅显示了秀英灵魂的美丽,也正是她坚强的反抗性的基础。
长诗塑造的形象,是勇于反抗封建礼教青年的代表,表现了千千万万青年男女对自由婚姻的追求与渴望,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有着极强的思想性。
长诗《双合莲》不仅思想性强,而且艺术成就非常高。作品在运用叙事诗的艺术形式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长诗善于叙述故事,同时结合故事情节抒发作者情感,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表达出作者鲜明的爱憎,人物形象丰满。作者运用传统的抒情形式来表达主人公的情感,在叙述男女青年悲欢离合的遭遇中,以“十想”、“十送”、“十叹”、“十二月调”和“五更调”等形式,淋漓尽致地抒写主人公欢乐恋爱、哀愁与悲愤的情绪,这些穿插在叙事中的民歌抒情小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二是诗作结构严谨完整。故事前后经历了三年多,人物较多,事件曲折复杂。然而作者却把他们巧妙地组织在曲折生动的故事里。有的事与人着力渲染,有的则一带而过,故事感人,艺术完美。三是语言形式朴实优美。整理后的诗作一千八百多行(原作二千行左右),通篇由“五句子”构成,即每句七言,每首五句。第五句常常是“诗眼”,画龙点晴,翻出新意。五句虽是奇数,句式并不对称,却用两头两尾押韵来达到节奏的均衡与韵律的和谐,音韵优美,具有当地民歌特色。例如“秀英胆大硬气多,偏偏要嫁胡三哥,不怕你有蒸人甑,不怕你有煮人锅,看你把我又如何。”诗句没有艳丽的色彩,语言平易朴实,接近口语,但经锤炼加工,显得精炼生动,表现力很强,将强烈的感情、鲜明的情景和富有戏剧性的场面绘声绘色的展现在读者眼前。
我国古乐府中的《孙雀东南飞》和《木兰辞》,代表了古代汉民族民间长篇叙事诗的光辉成就。至于近代汉民族民间长篇叙事诗的代表作,可能就是十九世纪中叶产生在崇阳的《双合莲》和《钟九闹漕》了,这已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认可。华中师大教授、湖北省民间文学研究会主席刘守华,上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双合莲》、《钟九闹漕》的艺术成果,先后在《中国民间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在《论湖北的两部民间叙事诗》一文中,称《双合莲》和《钟九闹漕》“它们和其他兄弟民族中流传的许多民间叙事诗一道,构成为我国诗歌艺术宝库中一份极为珍贵的财富,具有千古不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