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鄂南山区的崇阳县,与湘、鄂、赣三省九县毗邻,12个乡镇,47万人口,这里的经济并不发达,然而,却有着浓厚的民间文化艺术底蕴。近代汉民族长篇叙事诗代表作《双合莲》、《钟九闹漕》就产生于这块文化的沃土,特别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崇阳提琴戏,犹如一朵绽放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民间艺术之花,她是我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的一枝独特的奇葩。
起源
提琴戏是因其伴奏的主要奏乐器——“提琴”而得名。
提琴是中国古代拉弦乐器。此提琴并非西洋的violin(小提琴),而是民间自制的一种大筒子胡琴。据清姚燮的《今乐考证》记载:“提琴戏起于明神庙间,有云间冯行人使周王府,赐以乐器,其一即是物也。但当时携归,不知所用,其制用花梨为干,饰以象齿,而龙其首,有两弦从龙口中出,复缀以蛇皮,加以三弦。然而较小,其外侧别入鬃弦绊曲木,有似张弓。众昧其名。太仓乐师杨仲修能识古乐器,一见曰‘此提琴也’。然按之少音,于是易木以竹,易蛇皮以匏,而音生焉。时昆山魏良辅善为新声,赏之甚,遂携入洞庭,奏一个月不辍,而提琴以传。”可见,提琴从明嘉靖年间“携入洞庭”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可能也是依据姚燮的这一考证,《中国戏曲曲艺词典》注释:“提琴戏戏曲剧种,原系湖南岳阳一带的花鼓戏,约于清末流传到湖北崇阳、通城等地,改名‘提琴戏’。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巴陵戏、天沔花鼓戏的影响。”
《崇阳县志》记载:“大约在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岳阳花鼓戏艺人蒋传玉、彭瑞生等人,先后率班到崇阳、通城演唱,后来戏班解散,蒋在崇阳华陂定居,以教戏传艺为业,逐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提琴戏”。
传承
提琴戏源于岳阳花鼓戏,至少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传入崇阳时,岳阳花鼓戏在当地称为“小丝弦”,故也有说源于“小丝弦”的。岳阳花鼓戏的声腔包括琴腔、打锣腔及民间小调,流入崇阳的,主要为琴腔及小调部分。岳阳花鼓戏流入崇阳后,因山区经济困难,艺人们便摸索着仿制了一种“提琴”。这种提琴杆短筒长,琴轴似板胡,琴筒似京胡,琴轴琴杆为木质,大多为梨木,琴筒为竹质,琴轴分别装在琴杆两边,琴弦通过琴枕往下拉,没有千斤,琴筒上蒙有蛇皮,琴弓与二胡一样,下部的琴筒如同湖南的大筒,音色粗犷,略带沙音,共鸣比较强,与湖俗称的“嗡琴”相似。音乐研究者把它归类为大筒胡琴。因演奏者以虎口夹住琴杆,将琴筒抵在腰间站着也能演奏,故民间艺人称之为“提琴”,提琴戏也因此而得名。又因提琴戏主要流行于鄂南崇阳,也被称之为“崇阳提琴戏”。
据老艺人回忆和有关资料记载,崇阳最早的提琴戏班有华陂、铜钟、白霓、堰市、台山等乡镇的戏班。孙廷桢、孟福昌等是最早一批提琴戏艺人。提琴戏传入崇阳的初期,角色只有一生一旦或生、旦、丑各一个。随着演出大本头戏的需要,逐步发展成为八大行当,即:老生、小生、奶生、正旦、花旦、闺门旦、婆旦和小丑。俗称“三生四旦带一丑”。丑角兼摇旦和净角。由于演员可兼演或反串几个行当,原来的提琴戏班一般由七、八人组成,民间有“七紧八松”之说。一个戏班请一个师傅教戏,自己学熟之后又教给别的戏班,一个师傅的戏就是这样流传给多个戏班,并得以保存。
提琴戏的音乐声腔分为正调和小调两部分。正调是由四川的梁山调经湖南岳阳传到崇阳后,经过地方化演变而形成的。它包括正调、哀调、一字调、阴调、梦调、垛子、西湖调、反调等。另外,还有与其它剧种不同的“丢失子”和“接呵腔”的特殊手法,以及许多花腔小调、曲牌和过场音乐。小调多来自民歌小曲,大部分为专曲专用,也有一曲多用的。提琴戏也有一整套锣鼓经,其用法千变万化,有着闹台、起板、连结、收尾、伴奏、烘托气氛等作用。
提琴戏的传统剧目有120多个,唱功戏居多,武功戏较少。大戏有《孟姜女》、《白蛇传》等;小戏有《张广大拜寿》、《双合莲》等。有些剧目如《打花井》、《落花桥》等,是其他剧种的剧目中所没有的。
提琴戏的乐器简便,演员精干,戏班机动灵活,非常适合农村演出,尤其对居住分散的山区更为适合。加之它的唱腔优美朴实,乐曲短小工整,旋律明快流畅,乡土气息浓郁,因而深受群众喜爱。崇阳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的鄂南山区,周边与三省的九县毗邻,过去交通不便,经济贫困,但却民风纯朴,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观演戏曲的风气十分浓厚。提琴戏传入崇阳后便受到当地文化生态环境的滋养,落地生根,代代相传,常演不衰。《崇阳县志》载:“秋冬至春月,沿户迎傩,夜灯演剧者亦如堵墙”。从至今保存完好的港口梅坑古戏台就可窥昔日崇阳提琴戏盛行的情景。
发展
解放初期,崇阳人民为欢庆穷苦大众翻身得解放,纷纷组建业余提琴剧团开展演出活动。1957年,全县提琴戏剧团达100多个,为配合当地的土改、复查和合作化运动进行宣传演出,为加快社会主义改造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五十年代至文化大革命运动前,崇阳的农民业余剧团曾多次参加省、地民间剧团调(汇)演活动,并多次获得创作、演出奖项,一批民间艺人曾受到田汉等艺术家的接见。1962年,该县文化馆就组织人员开始对提琴戏进行声腔整理和剧目改编;1964年原湖北省艺术学院派出小分队协同该县文化部门对提琴戏进行挖掘整理,对提琴戏的音乐声腔重新记谱,并着手改革提琴戏。
然而文革期间,民族民间艺术遭诋毁,提琴戏也被视为“淫腔滥调”被禁演,演员挨批斗,服装道具被毁坏,被迫停止演出活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禁锢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重获新生,农民演唱提琴戏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起来。几年之内,该县就恢复农民业余剧团70多个,每逢节庆或红白喜事,一些村庄都要唱上几场提琴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农民逐步富裕起来了,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剧团不断加大设施设备投入,逐步提高演出质量,原来没有剧团的一些村组也纷纷办起了自己的剧团。
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崇阳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提琴戏剧事业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985年,该县成立了“崇阳县提琴戏协会”,当时的常务副县长任会长,发展会员200多人,协会经常组织开展业余提琴戏剧团调(汇)演活动。1992年,崇阳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每两年在县城举办一届提琴戏剧节,让业余剧团在一起切磋技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迄今已成功地举办了七届提琴戏剧节。1998年,该县又成立了“提琴戏发展基金会”。
文化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他们把发展提琴戏事业作为抓好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成立了辅导专班和研究专班,组织力量对提琴戏进行挖掘、整理和改革创新。先后收集提琴戏资料200多万字,将老艺人演唱提琴戏的各种唱腔、板式、弦乐、管乐、鼓乐等录制成资料进行研究和用于教学普及,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原文化馆副馆长金亚敏等人整理的《提琴戏音乐》一书,由戏剧家曹禺题写书名,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原文化局创作室邓雨露等人创作改编的提琴戏《双合莲》、《纸鸳记》和移植的现代戏《八品官》等剧目均演出超过百场,先后受到省、市文化部门的表彰奖励。《双合莲》作为提琴戏的代表剧目曾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湖北电视台录音录相播放。县文化馆辅导干部整理的提琴戏音乐资料计6万多字入选《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北卷》,并获省优秀稿本奖。
1980年,崇阳县文化部门建立了提琴戏改革创新试验基地——崇阳县提琴戏演出队。该演出队既演出又辅导,深受群众欢迎。8年中,他们编排剧目90多台,演遍了湘、鄂、赣周边10多个县市的乡村,共演出2000余场次,辅导业余演员3000余人次。他们演出的《双合莲》、《灯笼记》、《巧团圆》等剧目被省艺术研究所录制成资料片保存。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台、湖北电视台曾多次报道该团的活动情况。
为加强农村业余剧团建设,该县文化馆、县专业剧团和乡镇文化站根据群众要求,在组建剧团、培训演员、推荐剧本、辅导排练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近几年来,全县由集体投资、群众集资、家庭出资、农民自发组织新办的乡村剧团达13个,其中7个乡剧团由村委会负责人担任团长,带队演出。
提琴戏已成为崇阳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食粮。目前,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家庭剧团”、“婆媳剧团”、“父子剧团”等各种形式的乡村提琴戏剧团达92个,演员2000多名。他们活跃在村村湾湾,奔走于山山水水,年演戏3000多场次,观众上百万人次,成为当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崇阳“戏窝子”现象成为我国戏曲领域的一大奇观。
2000年崇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提琴戏)之乡”;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8年崇阳提琴戏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崇阳县投资百万元打造地方特色文化精品,将提琴戏《双合莲》搬上了央视荧屏。本版图文:
蔡亚君甘万明闻斌高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