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陈启海、杨伟鸣)春潮奔涌,漫山流金。低丘现代农业的崇阳模式,挥大笔,泼浓墨,书写出迷人华章,成为我省低丘现代农业的范本之一。
低丘现代农业的崇阳模式,就是以低丘为载体,规模经营、市场化经营,高效种植、养殖与品牌加工相结合,推动低丘地区农村、农民、农业的全面进步。
与“现代”的深情拥抱,崇阳低丘农业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鲜为人知的崇阳雷竹笋,一经基地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顿时热销全国,成为崇阳的靓丽名片;
价贱难销的崇阳山地鸭,因精武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形成鸭业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立马身价倍增;
粗放、零星种植的崇阳水果纳入产业化轨道,迅速形成10万亩精品果业基地和响当当的品牌,在各大超市供不应求……
崇阳过去是典型的低丘岗地穷县,人们骂山、怨山。
2008年,在省国土厅大力支持下,崇阳争取到其有史以来最大的农业项目——低丘岗地改造。首期改造面积8万亩,总投资1.6亿元。
县委书记程群林说,崇阳的低丘现代农业由此起步。
为加速推进低丘现代农业,崇阳制定10万亩精品水果、10万亩油茶、30万亩楠竹、5万亩雷竹、5万亩马铃薯基地规划。
县长陈武斌介绍,为促进基地形成,由政府出面与村集体或农户协商,推动山地规范有序流转,将其使用权向龙头企业、专业大户集中。
3年来,崇阳各地共流转农户及村集体土地16万多亩。先后有四川、浙江、贵州、广东的企业、商家到崇阳建基地60多个,带动当地建基地300多个,农户连片经营山地3万余亩。
两年来,他们争取和整合资金3亿多元,为低丘岗地开发注入强大活力。
2008年4月,崇阳引进武汉精武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发展集养殖、屠宰、加工、营销于一体的鸭产业,建成5000万只鸭产业基地,打造中国“鸭都”。
目前,该县已引进以低丘农业开发为主的企业28家,建设基地60多个,网络覆盖了全县三分之二的农户,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
为拧紧利益链条,崇阳组建2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营销联合体。
全新的“组合拳”,打开了低丘规模开发、深度开发的局面,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
低丘现代农业崇阳模式的快速推进,使这里荒山变热土,青山变金山,展现出无限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