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四十七期3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以服务促管理 树市场新形象
·祥和新政入眼来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3上一篇     
点击数:519  更新时间:2011/8/12 9:30:28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祥和新政入眼来

  (上接第5版)同时,该镇党委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做到“五个走在前”,即:政策法规宣传走在前,要求每个党员首先带头学法知法懂法,带头组织帮助群众学法守法;遵章守纪走在前,让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自觉履行党员的权利与义务,使党员的言行时刻不脱离政策法律法规的范围,做自觉遵纪守法的模范;结对帮扶走在前,对违法乱纪的劣迹青少年、“两劳”回归人员、“法轮功”习练者等,采取党员“一帮一”、“一教一”、“一扶一”的措施进行结对帮扶,使一批劣迹违法人员从根本上得到了转化;危难险急冲在前,在纠纷调处,突发事件、护林防火、排险除险等工作中,坚持党员做到不推、不靠、不畏缩,在群众中自觉树立党员的先锋形象。今年,石山村老党员刘维危妥善调处一起建房纠纷,得到邻居的称道。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镇党员自觉调处各类纠纷150余起,帮扶各类对象96人,消除不稳定因素160余件(次),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党支部处在一线,接触具体的人和事,是社会和谐的堡垒。该镇大力加强支部班子的自身建设,支部执行政策不走样,处理纠纷不偏袒,为公办事不揩油,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增强,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在支部的带领下,各责任区建立了规范化的办公室和调解室,配备了专职治保主任、人民调解员、信息员,落实了责任人和专项工作经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全镇80%的矛盾纠纷都能在事发地得到妥善解决。
  健全网络解民困
  目前,白霓镇已经建立镇、村、组三级综治维稳网络。为了营造和谐的发展局面,该镇始终坚持预防走在调处之前,扎实做好各种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先后完善了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制度,镇综治委和维稳中心每月排查一次,各责任区每半月排查一次。对出现的问题、即将出现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进行登记备案,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实行领导包案制,分解责任,落实到人,限期解决,力争把矛盾纠纷处理在萌芽状态中。
  该镇对非煤矿山(石场)、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特种行业、学校等公共场所进行重点排查,确保把安全生产和公共事故隐患消除在先,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大节日活动、重要农时、重大惠农政策落实、重大工程项目等,进行重点排查,做到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发生苗头当即就治。在杭瑞高速公路建设中,引发土地征用纠纷10多起,该镇通过专题排查,得到了及时的解决。
  有些矛盾比较复杂,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为此,该镇经常组建联合排查队,对重点人和重点事进行认真排查。并充分发挥派出所、司法所和法庭的职能作用,及时界入,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为优化投资环境,该镇今年开展了“弘扬社会正气、打击邪恶势力”集中活动,调处矛盾10多起,严厉打击了以强买强卖、强装强卸、暴力阻扰施工为代表的各类扰乱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处罚扰乱分子3人。
  创新载体稳民心
  创新载体是综治维稳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白霓实际情况,该镇开设了“群众说事厅”,完善了工作制度,安排了专人接待群众来访。有话请您说、有气请您发、有结我来解、有难我来帮,让群众的烦心事、突发事、疑难事有倾诉和解决的地方,畅通了干群联系沟通的渠道。在镇政府和行政村公布镇领导班子成员职责、联系方式,群众有什么问题和意见可随时与干部联系,在干群间搭建起了一道“连心桥”,给群众反映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群众说事厅”的设立,形成了“领导包案,基层疏导、群众参与、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夯实了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到今年11月底,该镇说事厅共接待来访群众300余人(次),“说事厅”被群众称之为“实事厅”。
  该镇以创建“和谐白霓”为目标,开展了平安村、平安组、平安小区、文明家庭等多项争创活动。建立了“治安民调中心户长”机制,丰富了农村群防群治网络,村里每个组选聘1-2名有威信、德高望重的人为中心户长,负责本区域的争创工作,开展“四联”(联学习、联宣传、联安全、联帮扶)工作,达到“四治”(治安促文明、治安保平安、治安求发展、治安促稳定)目标。全镇共设立中心户长182个,9000多农户参加了“四联”活动,群众对中心户长的支持满意率达到90%以上。农村平安村的比率达到70%以上,无赌无毒组的数量也大大增加。同时,将30多种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文明公德编成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新三字经》、《新编增广贤文》小册子,分发到广大群众手中。一句经文宣传着一种风尚,一句贤文明示着一种行为,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对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纸棚村青年包家豪见义勇为的事迹,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在全镇形成了“学英雄,讲正气”的良好风尚。
  安居乐业转民风
  白霓集镇市场繁荣,但街道狭窄,因居民阻挠,甚至上访,拆道建新街多年不能如愿。白霓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拆迁、和谐补偿、共建共享”发展理念,获得了绝大多数居民的拥护。由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正华设计院修编的白霓集镇规划,一期工程1.5万平方米的老破旧房屋已拆迁完毕,10万多平方米的商贸新区,居民住宅区、行政服务区、工业园区已初步建成。新辟商业门店1000余个,引农进镇200多户,金龙村沈家一组34户群众户户有小洋楼,家家有商业门面,户平受益20万元以上。
  该镇充分利用国家低丘岗地改造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开发水果基地2.5万亩,其中集中成片的基地11个,新发展泡桐2万亩,新栽美国湿地松8000亩,形成了4个以老鸦2000亩生态有机茶为代表的生态农业展示园,6个以石山500亩双孢菇基地为代表的特色生态农业板块。仅安置劳力就业和土地流转补偿两项,每年可为白霓群众创收1500—2000万元,人平增收150至200元。以三溪、杨洪和龙泉为代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建成年养万头生猪的养殖场5个,年养100万只精武鸭的养殖小区5个,年出栏1000头商品牛的养殖场2个,年产5万斤鲜活水产品的养殖基地8个。全镇目前致力参加创办基地和实业的有2100多人,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55人,5-10万元的360多人。
  2008年以来,该镇立足农村住宅新型化、村容村貌城镇化,结合各村的实际,破旧立新,采取镇、村、户共建共享共承担的方法,投资200万元,先后完成了12个村的村庄规划及整治工作,争取项目资金和自行筹资800万元,修通硬化了50公里的断头路,使全镇22个村,5万多群众告别了泥巴路。同时,在全镇18个村进行改水、改厨、改厕的“三改”工作,使90%以上的群众吃上了干净水,用上了清洁能源。石山、杨洪、余耕等村的新农村建设步入全市先进行列。
  今日白霓,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集镇正展现在人们面前。

上一篇4 以服务促管理 树市场新形象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