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551期第3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熊伍军:仁心仁术 真情奉献
·胡春晖:深耕证券 开拓创新
·沈桂林:独步书坛 翰墨飘香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下一篇4
点击数:932  更新时间:2020/9/23 16:09:23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熊伍军:仁心仁术 真情奉献
全媒体记者 沈二民
 
 

熊伍军,祖籍通城,1972年7月30日出生于崇阳县港口乡油榨村。1990年7月,他从崇阳一中毕业,1990年至1995年于湖北中医学院学习并获学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于同济医科大学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98年至2001年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2001年博士毕业后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内科工作,2011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2014年2月担任院长助理,选派为上海市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担任浦东新区援疆医疗队队长、莎车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于莎车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援疆工作。2017年2月圆满完成援疆工作后,任上海市东方医院医疗管理部主任,兼任上海市医学会肝病专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消化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浦东新区消化内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浦东新区感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消化病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国比较医学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国实验动物学报编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熊伍军从事消化内科工作20年,擅长胃肠道及肝脏疾病的临床诊治,如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对不明原因肝功能损害、消化系疑难疾病的综合诊治具有丰富经验。擅长消化内镜操作及内镜下的诊治。2005年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课题2项、浦东新区科委课题2项、同济大学课题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主编《上消化道出血》、《胃癌》等专著4部,参编《肝胆系统疾病》等专著6部。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10余名,目前在读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荣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东方人物”、优秀援疆干部等荣誉称号。

2014年2月22日,熊伍军积极响应党中央的援疆号召,肩负着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和新区人民的重托和希望,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告别爱妻与9岁的儿子,开始了新疆莎车县人民医院的三年援疆医疗工作。在航班上,他写诗一首:“三年援疆行医路,一生沪喀两地情。此去路途虽艰辛,百倍信心捷报频”,立志不辱使命。

熊伍军来到喀什地区莎车县人民医院后,担任了副院长、医疗队领队工作。援疆医疗队一行9人在他的带领下,迅速适应了莎车的生活环境及工作环境。作为医疗队领队,熊伍军认识到队伍的团结与安全是开展援疆医疗工作的基础,他制定了团结合作、严守纪律、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以纪律律人、以情感人,铁的纪律下有援友间的兄弟温情,很快将队员们拧成一股绳。“7·28暴恐事件”发生后,在前方指挥部、分指挥部及大后方的亲切关怀下,熊伍军带领医疗队迅速稳定了情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信谣、不传谣,坚守工作岗位,积极投身到抢救和处理伤员的工作中,成功抢救及处理伤员21人次,他42岁的生日也是在救治患者中度过的。

莎车县消化道疾病多发,因此熊伍军把消化内科专业学组的建设视为工作重点,从人才梯队培养、教学培训、消化内镜操作、规范化诊治等多方面不断推进。 在近三年的精心耕耘下,莎车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从“无”到“有”,从初步建科到逐渐发展壮大。2015年11月26日正式成立了莎车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核定床位数33张,医生10人,护士15人。常规开展碳13呼气试验检查幽门螺旋杆菌、电子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的诊治,如色素内镜、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息肉摘除术、内镜下止血术、EMR、APC消融术、支架植入术。特别是于2016年5月,引进了先进的富士蓝激光内窥镜系统,为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及内镜下的诊治再添锐器,于2016年7月开展消化道早癌筛查活动,筛查患者近200余例,发现消化道早癌4例,并予内镜下治疗,实现了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将疾病防治关口前移,为广大消化道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坚持用技术、爱心和责任心为广大患者服务。熊伍军手机24小时保持通畅,夜间病房一旦有急危重患者,只要电话响起,总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病房,成功抢救了多例危重患者的生命。51岁的阿尼乃姆·伊米尔因“持续性中上腹痛1天”急诊来医院,夜班值班医生电话要求会诊。熊伍军迅速赶到病房,带领值班医师一起,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完善实验室检查和上腹部CT,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制定周详的诊疗方案。在熊伍军和科室医师的共同精心治疗下,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熊伍军选择了奉献与担当、选择了责任与坚守,在南疆开启了人生新的一页,上海医师“亚克西”美誉莎车,展现了新时代援疆干部的美丽风采!

2017年2月在圆满完成援疆任务后,熊伍军担任了上海市东方医院医疗管理部主任,走上了医院管理的核心岗位。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我国大地,疫情就是命令,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医疗管理部作为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核心部门,作为医疗管理部主任,熊伍军始终坚守岗位,奋战在防疫第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出色担当。

在接到抗疫工作指令后,熊伍军有条不紊地组织开展防控工作。

——发热门诊的建设和改造:组织各行政职能部门及临床各科室,及时、高效地对医院发热门诊进行了改造,并提议将教培中心临时改造为发热门诊,得到了院领导的采纳,为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发热患者的诊治营造了较好的就诊环境。

——牵头组织制定上海市东方医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发热患者分诊流程、新冠肺炎期间患者收住院准入审核制度及审核流程、新冠肺炎期间手术管理制度、新冠肺炎防控期间住院患者探视与陪护制度、关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家属国外返沪相关规定、发热门诊应急预案、新冠肺炎期间急诊急危重症救治应急预案等,从制度和流程上保障了医疗的有序开展。

——组织培训、规范抗疫:先后在全院层面、发热门诊医生层面、行政后勤层面等,组织新冠指南、新冠影像学诊断、发热门诊流程规范、院感防控、安全用药、心理健康等专题进行培训,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发热门诊医师队伍,保障了规范、科学抗疫的知识储备和要求。

——深入一线,勇于担当:熊伍军深入发热门诊一线,多次组织疑似病例患者的会诊和转诊,与发热门诊一线医护进行座谈,及时发现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优化了就诊流程,始终把规范诊治、防止院内交叉感染、防止医务人员感染作为工作的重心。

——抗疫、复工两手抓: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在保障抗疫持续开展的同时,调配医疗资源,东方医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人次等得到逐步恢复。

经过举国共同努力,我国的疫情防控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但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境外输入型病例骤增,国内疫情防控压力上升,浦东疫情防控工作丝毫没有减轻。医院工作开始由“内防蔓延”为主转到“外防输入”工作重心,熊伍军精心组织,多次深入隔离点一线调研,保障了隔离观察点工作顺利开展。

疫情硝烟尚未散去,防疫工作还在继续,不敢有丝毫松懈。熊伍军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亲历了这场“战役”,做到了“患者零漏诊”、“医务人员零感染”,为抗击疫情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仁心仁术、真情奉献。熊伍军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疗工作者职业精神。

下一篇4 胡春晖:深耕证券 开拓创新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