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399期4版
3 上一版   
·天赋天然天城 崇山崇水崇阳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点击数:273  更新时间:2017/9/16 20:42:08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天赋天然天城 崇山崇水崇阳
——崇阳县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解读

 
 
特约记者 黎志远 沈二民 通讯员 骆晓峰 廖瑜

省专家考评组在现场综合考评
天城公园 汪国文 摄
天城新貌 周伟 摄
省专家考评组在现场综合考评

  9月9日至10日,国家园林县城综合评议专家对崇阳争创国家园林县城检查反馈时,专家组组长周敏高度点评说:“崇阳自然条件优越,山水共城,公园建设成效显着,城乡一体化生态建设模式值得推广,河道绿化、生态廊道、交通干线的绿化以及入城口形象绿地等建设成绩突出,山体、水体保护力度较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县城指标,市民绿色福利逐年增加。”

  近年来,崇阳县在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基础上,乘势而上,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作为新目标、新抓手,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自然生态型、文化保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创建新路,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百泉地质之乡”、“全国法治先进县”、“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湖北省卫生城市”、“湖北省园林城市(县城)”、“湖北省文明城”等称号。

  ——创造更多“绿色福利”。截止2016年,崇阳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6%,绿地率3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2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2.5%,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绿色福利逐年增加,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达86%。

  ——打造更多“绿色屏障”。将城郊可绿化的公路、河渠、堤防全面绿化,形成城市绿色长廊,保护好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地和城市湿地等生态资源,打造城市绿色屏障,结合农田林网建设,通过绿道(公路、高压走廊、河流)绿化,与深入城区的绿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城乡一体、山水相依、城林共生的城市景观格局。

  ——建造更多“绿色通道”。按照“条条道路是特色风景”的要求,高标准建设了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林荫道路。截止2015年底,建成区主次干道29条,全长59.48公里,其中林荫道路19条,全长40.04公里,林荫道路推广率达69%。

  ——制造更多“绿色氧吧”。公园绿地是城市的客厅,也是多多益善的天然氧吧。崇阳县在公园建设上舍得投资和投入,公园建设有声有色,进入黄金期。2014年以来,该县共投资2.53亿元,新建公园、小游园、绿化广场、街头绿地共8处,扩建、改建各类绿地6处,新增公园绿地面积35公顷,城市居住环境更美更优。

  ——营造更多“绿色时尚”。在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带动下,市民参与植绿护绿的热情高涨,“绿化进社区、绿色进家庭、绿满崇阳”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全县绿化面积不断扩增,一大批园林式单位脱颖而出。全县32家单位被命名为县级园林式单位,8名干部职工被命名为绿化工作先进个人,植绿护绿成为潮流和时尚。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锲而不舍地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山水园林城市新特色

  2012年,崇阳县编制完成了《崇阳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对全县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几年来,该县以系统规划为蓝本,突出五大特色,建成了浓浓崇阳味的山水园林县城。

  突出丘陵城市特色。该县位于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带,城区内低岗残丘遍布,山水相依相融。我县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山体转换成公园,与主城区原有的绿地斑块串连起来,共同构成了以风景林为生态基质、以道路绿化、隽水河绿化为绿色廊道、以公园绿地、单位绿化、居住区绿化为斑块的生态绿地格局,形成了“山、水、园、林”的城市自然园林风貌,让市民开门见绿,出门见园。

  突出绿化均衡特色。新城区绿化容易上手,老城区绿化相对困难。为使绿化均衡惠及民众,该县坚持新老城区一盘棋,统筹兼顾,采取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拆迁还绿、垂直增绿、屋顶补绿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增绿补绿。如在居住区较为集中的地段区域,我们拆迁还绿,建设大集公园、天城公园、三角洲绿化广场,见缝插绿,增建5个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小游园。

  突出乡土物种特色。乡土植物是自然选择中形成的地域性植物,具有丰富的林相和季相变化,适应性和抗逆性很强,比较容易形成不同的地域特色景观。在道路绿化建设中,该县充分利用了鄂南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大道。如在迎宾大道、天城大道、隽北大道等城市主干道以及城市主要节点,都以县树银杏为基调树和骨干树。为突出崇阳特色,则选择了樟树、苦槠、枫香、喜树、马褂木等特色树种作为行道树,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化景观。

  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人文,是一座城市的内髓。在城市公园建设中,崇阳坚持挖掘本地特质文化,彰显“桂、竹、茶、果、泉、石”兼顾的“六乡”品牌,塑造独具城市个性魅力的公园绿地,展示地域文化,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比如,为突出崇阳廉政文化底蕴,在大集公园依石造景,讲述“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典故,原汁原味地重现历史人文景观。在公园、广场等建起了历史文化长廊,集中展示崇阳灿烂悠久的地域文化。

  突出生态优先特色。该县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充分利用我县丘陵城市地形、地貌、山体和植被等地域资源,营造节约型园林景观风貌。先后对迎宾大道、精武大道、文昌大道、电力大道、白泉大道等地段进行节约型园林建设改造,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果,累计提升整治与建设节约型绿地面积142.8公顷,节约型绿地建设率达到67.3%。

  ——突出亮点,建设精品,形成生态园林城市新看点

  崇阳县结合城区总体用地布局结构,立足城区自然山水生态特色,充分利用城市绿地,实现“点”、“线”、“面”、“片”、“轴”相互渗透,绿道、绿网相互连接,建成绿地系统精品模式,擦亮园林城市景观品牌。

  以出入口为“点”,建设城市新门户。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入口通道景观。最为突出的是杭瑞入口、天路入口、崇赤入口等几个大的城市入口,这些入口的绿化除种植乡土树种外,还融合崇阳“桂、竹、石”等特色园林元素,充分展示现代生态的园林气息。

  以道路为“线”,建设绿化景观路。着力打造园林景观路。在树种选择上充分选用本地树种。在城市的出入通道、城市内环线主车道的绿化带内全部栽植了桂花,营造花好月圆、桂花飘香的意境。园林景观路按休闲绿地模式设分车绿带、多排人行道绿带、路侧休憩带进行建设;城市主干道按三板四带式设置绿化隔离带、多排行道树绿带;快速通道按一板两带式加宽两侧绿带。绿化带内栽植乔木,人行道栽两排或三排行道树,达到“人在林中走,宛如画中游”的效果。

  以公园为“面”,建设城市新客厅。着力打造亲民惠民景观工程。以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并举为原则,按照“一园一景观,一处一主题,一地一特色”的宗旨,完成了大集公园等一批公园和五里界游园等多处街头小游园的建设,营造了一批特色看点,丰富了园林城市建设内涵。

  以隽水河为“轴”,建设滨河河流景观带。隽水河是崇阳的母亲河。近年来,崇阳积极整治隽水河周边环境,先后开展了河道清淤工程、城市防洪工程、生态修复等工程,在隽水河两岸植草面积1.5万平方米,植树1万余棵,并以隽水河为轴心,在北岸建成了天城公园,在沿河两岸建设了一批条块状绿地和特色小景点。现在,隽水河就像一根闪亮的白练,串起了两岸点点特色风景,形成了独特的河流景观带。

  以城市山体为“片”,建设山体公园。崇阳县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城市,以山为片建公园,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现有的山体资源不受破坏和侵蚀。前些年,他们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建成了大集公园。去年,在大集公园原有基础上增补了公共设施,划定了防灾避险场地,替换了老旧损坏,修建了健身走道以及配套设施,补栽了苗木。同时,在政府广场西边划出4万多平方米山地兴建大集公园二期工程,仅用时5个月就竣工完成验收。

  ——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形成节约型园林城市新模式

  崇阳创新模式,因地就势,围绕“节地、节土、节水、节能”,加强技术措施,全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林城市建设。

  园林用地多元化。在用活用好园林绿化规划指标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绿化建设用地的潜力。遵循“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充分利用大集山脉山体资源优势来营造公园,合理利用原植被,减少对原有地貌破坏,开展园林绿化。大力提倡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节约型园林形式,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发挥园林绿化最佳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用土价值最大化。在园林建设中,他们既保持绿化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平衡,又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工程,并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表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回填,力争节约每一寸土壤资源,用土价值实现最大化,缓解园林绿化用地与农林业生产用地之间的矛盾。

  水源利用天然化。在公园(广场)以及部分道路绿化建设中,推广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园林绿化中,优选多选耐旱植物,利用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同时明确规定,城市园林工程建设和养护灌溉绿地用水必须从隽水河提取,确保园林建设天然用水,节约用水。

  节能减耗低碳化。公园与道路绿地中广泛利用太阳能灯、LED光源以及反光和荧光材料制作的园林小品、指示牌等,尽量节约能源,减少消耗。

  ——依法治绿,规范管理,形成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机制

  崇阳县以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为突破口,坚持走建管并重、依法治绿的道路,推动园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顺应市场,创新绿化养护模式。市场决定资源的配置。该县以市场为导向,打破绿化养护旧体制,将“以钱养人”改革为“以钱养事”,实现养护效果和经济效益挂钩。他们将金城大道和大集公园的园林绿化养护作为试点,向社会公开招标,将园林绿化养护推向市场,“三分建,七分管”绿化养护工作焕然一新。

  加强管理,提高绿化管护质量。加强绿地管养硬件建设,配备了各种设备,洒水车、修剪机、三轮车均全部配备到位;加强管护人员素质培养,定期组织开展政治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加强各类绿地对标管理,给各类绿地分级分类,并制定了相应的养护标准,每月对各路段对标检查评分。几年的实践证明,三措并举,让管理体系日臻完善,绿化企业充满活力,绿化管护质量明显提升。

  依法治绿,保护城市绿化成果。严格执行城市绿线管理制度,做到“先画绿线再画红线”,做到主体工程与绿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严格执行园林绿化法规,近几年共处罚违反“绿线”管理规定单位20余家,处理和纠正违反城市绿化管理规定的行为近40起;切实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依法依规重新对古树名木进行调查、登记、造册、挂牌,落实管养责任单位。

  ——加速建设,综合整治,形成景观与便利性相结合的新局面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工程。近年来,对城区主次干道逐步进行全面刷黑、市政管网配套和人行道配套等建设,同时加强城区设施管理,确保市政设施完好率和路面完好率达到98.5%以上。2014年,重点做好桂花泉、洪下、白霓、路口、青山、石城等六个方向进城入口地段的绿化,进行沿路建筑立面整治,投入资金4800万元对民主路、解放路、星斗路、西外环、光彩大道、精武大道、崇青路、发展大道等17条城市道路进行了综合改造。

  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工程。围绕完善城市功能和改善民生,先后建成了行政服务中心、卫生城和教育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一批重点公用设施项目;在城区沿街人行道和公共设施建设中重视对残疾人的关怀,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和盲道铺设。重点设置残疾人坡道,坡化改造率100%;完善公共服务工程,推进公交改革,建成规范公交站台和候车亭42个,相继开通了4条便民公交线路,重要路线延伸到城郊乡镇。

  大力推进城市亮化工程。按照《城区景观照明实施方案》,投资近3500万元,广泛采用节能灯具,实施城区亮化工程。截止目前,城区公共场所的亮化率达99%,高层建筑亮化率超过95%,城区29条道路和20多条背街小巷和近100家单位进行了亮化改造。

  大力推进专项整治工程。以“治理城市环境、共创文明城市”为主题,针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实施“交通文明计划”,组织为期100天的“治超治限”行动,打击“黑的”,规范出租车管理,组织开展占道经营、集贸市场、环境卫生、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城区秩序明显好转。

  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工程。积极开展“绿满崇阳、美丽天城”活动,争取用三年时间国家级园林县城和国家级林业生态示范县;规划投资6000万元,与影视城联合打造低碳、生态发展示范区。推动“绿色崇阳、生态崇阳”建设,有序开展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活动,强化环境监督管理,改善全县环境质量,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省、市控断面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天数达到362天,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1分贝。

  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程。要求各乡镇高质量完成退耕还林,现代农业木本油料林、茶叶、楠竹项目,石漠化治理工程的造林任务,高质量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低产林改造、生态公益林保护等营林项目。高标准编制《崇阳县湿地保护和培育发展规划》,完善湿地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强湿地资源监测、保护、修复,认真查处各种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行为,着力建设好青山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好陆水河、高堤河、大市河、浪口温泉、香山水库等重要湿地。将浪口景区燕子垭打造成景区的绿色屏障。对国土整治、低丘岗改造、基本农田整理等项目配套进行绿化。

  可以说,崇阳创建园林城市的这几年,是城市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最大的几年,是全县人民得到绿化福利最多的几年,是获得城市精神财富最足的几年。

  对此,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杭莺表示,全县将以这次创园国检为新的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狠抓落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理念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关键,以建管统筹为重点,以素质重塑为根本,深度打造宜居、宜业、宜赏的活力之城、美丽之城、绿色之城。

  县委副书记、县长郑俊华则强调,创建无止境,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将坚持行业管理无缝对接,实现城乡一体化。坚持将城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延伸到乡镇,进一步扩大范围,进一步充实内容,全县城乡绿化管理形成一盘棋,实现绿林入村、进院、沿路、依水、绕田的目标;坚持绿化成果人人共享,实现大地园林化,深入开展“绿化进社区,绿色进家庭”活动,大力开展园林式单位、园林式社区评比活动,打造绿色天城和绿色家园。坚持从城市绿化扩展到小区绿化,从主街道的绿化延伸到小街小巷绿化,实现城乡绿化全覆盖;坚持社会资源合理盘活,实现建绿社会化,广泛开展认建认养绿地活动,凡投资绿地建设或管理的,可拥有绿地冠名权和广告使用权。逐步引入竞争机制,采用拍卖绿地管理权的形式加强绿地管理。同时,倡导将园林绿地作为产业来经营,推动花卉、苗木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