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五十二期3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崇阳全力打造新天府建设新天城
·崇阳“大天城”建设大放异彩
·崇阳护送千余名农民工掘金西部
·国际巨片《白蛇传说》在崇阳拍摄
·《咸宁日报•崇阳周刊》创办一年好评如潮
·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崇阳
·崇阳冲破教育发展“瓶颈”
·崇阳13大交通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投资12亿元的中国崇阳影视城签约
·崇阳推出大型民俗歌舞戏《隽水天城》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点击数:620  更新时间:2011/8/5 11:21:28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崇阳冲破教育发展“瓶颈”

  本报讯特约记者蔡亚君报道:近年来,崇阳县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最重要的城镇基础设施、最有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引擎,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快速发展。、
  为推进教育均衡行动计划,该县建立县乡两级政府责任分担机制,县政府切实承担起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领导和指导责任,确立了发展规划和资金投入由县政府负总责,实行大部门工作机制、建校与办学分离等新机制,教育部门不负债,接受政府的“交钥匙工程”。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着重把教育办成人力资源的培训工程、留守儿童的关爱工程、贫困学生的扶助工程。主要抓好“一建两合三迁四集”:“一建”即在县城建设好一座教育城;“二合”就是以教育城为龙头,带动城乡教育资源的融合;“三迁”就是往教育城迁进一批农村初中,往撤出的农村初中迁进一批幼儿园,层层提升办学硬件水平;“四集”就是学校向县城集中,向集镇集中,向中心村集中,向交通干线集中,实现高中在县城办、初中在县城和中心集镇办、小学联村一体化办、学前教育政府示范办的目标。在整个教育发展过程中,该县通过以城带乡、腾笼换鸟的方式,成功破解了教育发展资金不足的瓶颈,拍卖了原城关中学,获取土地收益9980万元投入新城关中学建设。
  通过教育城建设带动周边土地和房产大幅升值,将获取的土地收益3.5亿元用于学校建设。县政府先后划拨土地1200多亩,投资5亿元用于教育城建设。
  据了解,该县通过“三迁”方式层层提升办学硬件水平,节约了大笔建设资金。近三年投资7500万元在农村新、改、扩建校舍136栋,建筑面积93000平方米,有效推进了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解决了城区教育资源不足及班员爆满与乡村生源萎缩、效率较低的矛盾,带动了全县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全县初中由22所调整到11所,完小由115所调整到76所,公办幼儿园由2所发展到27所。
  2010年11月10日晚,湖北电视总台青歌艺术团走进崇阳走进崇阳教育城,隆重上演大型文艺晚会《阳光教育·希望崇阳》,该县2万多名学子和干部群众欢庆和共享发展成果——崇阳教育新城落成。

上一篇4 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崇阳
下一篇4 崇阳13大交通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