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二百九十五期3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铺就小康大道
·程雅辉:劈路建亭的“山神大叔”
·杨敖被华科大录取
·整治建材市场见成效
·以宗祠助推文化建设
·实地测量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下一篇4
点击数:452  更新时间:2015/8/12 15:46:26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铺就小康大道

  ——看铜钟乡如何推进精准扶贫
  特约记者沈忱通讯员曾翠翠王民装
  俯瞰铜钟坪
  大道至简,扶贫至真。
  在推进绿色崛起,壮大传统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崇阳县铜钟乡力求在扶贫工作中大显身手,鼓励贫困户参与茶叶、楠竹等扶贫项目,通过壮大茶产业,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与个人增收等新路子。目前,已涌现铜钟、马桥、清水等村65户贫困户投身茶叶栽种与茶产业再就业脱贫致富的小康大道上……
  县长蹲点“特困户”
  “像我这样的贫困户,领导多次上门关心,我将不辜负领导期望,今年一定脱贫!”8月7日,崇阳县铜钟乡铜钟村三组贫困户李中甫拍着胸脯对来家里走访的干部信心满满地说。
  今年61岁的李中甫是崇阳县委副书记、县长杭莺的帮扶对象,家庭属于典型的人口多能力弱贫困户,3个孩子读书不多且都无致富技能,现在均超婚龄却只有二儿子有能力结婚,妻子刘银娥常年体弱多病。
  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家庭,如果不能树立致富的决心,找好致富的路子,要摆脱贫困,谈何容易。针对他家情况,杭莺多次抽空到他家“问诊把脉”,指导他应该从扶“志”、扶“资”、扶“助”上入手,尽快帮其脱贫。她主动到李家召开家庭会议,从精神上勉励其每个家庭成员的勤劳致富潜能;并赠送他家黄牛2头,沙发1套,电视柜2套,床2张,衣柜2个;另外,还专门送来化肥4包,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水稻及各种旱作物全方位耕作,以提高复种指数,解决温饱口粮问题。
  老李一家通过杭县长多次上门帮扶指导,整合资源,转变观念,出点子,目前家里已有4个劳动力外出打工,为尽早实现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是我们村的扶贫信息卡,现在都已经上墙了,接收全村人的监督。”铜钟村党支部书记刘伙军指着墙上的扶贫信息栏说。
  乡村合力“拔穷根”
  在开展精准扶贫活动以来,铜钟乡党委、政府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一个目标”、“两个要求”、“三个摘帽”、“四个一批”、“五个入村”、“六个精准”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模式,集中资源力量,认真制订脱贫方案,发展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难题,保障群众利益,标本兼治,力争打赢扶贫攻坚战。
  为了避免由于“输血式扶贫”在群众中可能带来的等、靠、要思想,该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手册等相关扶贫工作要求,不仅建档立卡“全”,责任落实“明”,进村入户“快”,而且实施干部职工进村入户结对帮扶,科学管理,批次脱贫,不脱贫就不脱钩,帮助制定帮志计划、落实帮扶资金,主动听取贫困户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填写帮扶手册、工作日志,详细记录结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
  据乡党委书记童卫农介绍,全乡的帮扶主要是采取“四个一批”的帮扶措施,重点找准帮扶突破“口”:一是坚持产业扶贫为主导,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和能人大户的引领作用;二是突出扶贫扶“志”为先,加大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增强致富本领,鼓励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三是积极推进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四是全面启动救助机制,进行医疗扶助和低保兜底。
  目前,该乡已组成658人的扶贫工作队,使全乡干部职工入户帮扶率达100%。全乡共有41户贫困户分别加入茶、果、竹等专业合作社,全乡共办4期培训班,技术培训670人次,去冬今春先后搬迁贫困户14户,全乡享受低保救助921户1332人,180万元。
  产业帮扶“一对一”
  属铜钟乡最具典型贫困户代表的刘取才家,就是通过产业致富脱贫开始尝到合家齐上阵搞产业增收的甜头。
  这一家,曾经真的是家徒四壁,在穷日子里苦熬着。老婆熊四云长期患病需要吃药打针,3个孩子小,家里无稳定收入,全靠刘取才一人边务农边打零工来维持生计。现在,通过产业扶贫,全家一起努力,栽种了板栗20亩,与别人合作租地50亩,在本组种植药材,现已整地引进苗子,进行移栽,全家的收入正在不断增加,已远远地甩掉贫困户的帽子了。
  “脱贫不算什么,过几年我们还要致富奔小康呢!”刘取才神气十足的在药材地里忙碌着,脸上笑开了花。
  据初步统计,迄今,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559户,贫困人口5768人。其中一般的贫困户515户,低保贫困户859户,“五保户”和没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兜底户185户,通过精准复核,已脱贫449户、1673人,剩下的1110户贫困户,计划3年内全部脱贫。

下一篇4 程雅辉:劈路建亭的“山神大叔”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