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二百九十三期3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十里画廊看洪下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点击数:2305  更新时间:2015/7/29 15:43:25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十里画廊看洪下

 
特约记者 沈忱 通讯员 金勋亚 石林
 
洪下十里画廊 张大乐摄
绿树环绕、交通便利的洪下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楠竹抚育
洪下村“一五一十”宣传橱窗

  7月18日,风和日丽,微风习习。

  从崇阳县城北驱车“七里沿河”,便进入天城镇洪下村地界。只见隽水悠悠,映入眼帘的是两岸连绵十余里的楠竹海洋,颇有“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幸福指数大提升

  “一叶扁舟踏浪来,青山环水水环山,茂林修竹如沧海,世外桃源只等闲”。天城镇洪下村位于县城正北约10公里,与赤壁接壤,两岸山重叠障,植被茂盛,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凉爽宜人,被称之为“天然氧吧”,属崇阳县四大自然风景之一,有“十里画廊”之美誉。

  据村党支部书记邹景川介绍,洪下村由原来的洪下村与五柳、东流村合并而成,现辖9个村民小组,村民528户,2259人。2014年全村总产值3100多万元,2014年人均纯收入8150余元,村集体收入13万余元。2011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评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2年被评为“湖北省旅游名村创建先进村”,2013年被咸宁市评定为“咸宁十大美丽村庄”。

  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当家,让群众监督,这是村支书邹景川的“从政之道”。年过半百的邹景川,已经当了20多年的村干部。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他首先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激发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为打造成全省最美村庄,近年来,洪下村 以争创“全省美丽村庄”牌子为目标,以“七有五无”为标准,按照“一五一十”工程要求,先后完善建设了3个面积达10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广场,新建了6块大型文化宣传栏,成立了3支文化宣传队,有20户文化中心户,组织群众开展了跳广场舞、舞龙狮等各种精神文化活动45场次。开辟了道德讲堂,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共评出十星级文明户28户,示范户1户,群众精神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通过多管齐下,已投资60多万元修建面积约5亩的文化娱乐广场,投资60多万元建设饮水工程,使得全村家家户户通自来水,有力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沿线建筑清一色白墙、黑瓦,村头绿化亮化的休闲广场上,大婶大嫂们伴着《小苹果》的节奏翩翩起舞,孩子们在其间追逐嬉戏……

  如今,洪下村不仅做到了洁化,而且实现了美化,得到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洪下村被评为崇阳县唯一一个“全市美丽村庄”。先后建成了规范化的村级阵地、幼儿园、小学和标准化卫生室,走的是平坦路,喝的是干净水,家门口有文化广场、图书室等休闲场所,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乡愁乡土气息浓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山青水秀空气好,举目是绿话家常,乡村舞台播文明,林渔活跃搞经济……在天城镇洪下村,这一幕幕正在真实上演。

  “村庄能变这么美,咱以前都不敢想。”指着宽敞的文化广场,53岁的佘双畗很自豪地说,广场曾是一座废坑塘,在市委组织部的帮扶下,他们村组组通水泥路、户户吃自来水、家家改建新房、规划美化村庄。他自己则在一旁办起了“湘水农庄”,据介绍,类似农庄还有绿阳春、碧绿湾、民间三道菜等八、九家。别具特色的农家菜、山野菜,吸引了众多的城里人和附近乡镇的客人,前来品尝美食和赏景的人们络绎不绝。

  漫步洪下村,笔直平坦的道路两侧绿树林立,所到之处,村容村貌、村风民风,耳闻目睹,生机盎然,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

  “梧桐树栽好了,我们相信金凤凰很快就会飞来。”说起变化,69岁的陈志海老人感触颇深。他说,曾经村里道路泥泞难行,村民茶余饭后聊天都是蹲墙根,现在是水泥路到家门口,房前屋后见缝插绿。

  粗略统计,近3年来,该村已投资30万余元购置树苗,对全村房前屋后、道路两旁进行绿化,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形成洁净的人居环境,高标准绿化了麻地边至排灌站、六组至新屋郑家、赤通公路至汪家、赤通公路至郑家等四条共3.5公里组级公路。对洪下三组文化广场村落、四组白竹园、樟树边、麻地边等村庄进行了绿化,共栽种桃树、桂花树1500多棵。投资60多万元,绿化村林场桃花崖、村委会后山、三组郑家崖等3处荒山,栽种楠竹面积达500多亩。投资20多万元,对洪下休闲广场、洪下旅游接待中心、麻地边、樟树边等6个村庄进行了集中整治,维修洪下广场配套设施,组织义工队及群众绿化美化广场周边环境。洪下村委会后院进行了集中清理,重新平整土地,新栽了桂花树;对白竹园进行了规划治理,拆除了老旧茅屋,房前屋后整齐划一,绿树成荫;三组田子阁地段村庄整修了当家塘,清理了房前屋后,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新村喜结鱼水情

  2012年,咸宁市委组织部将洪下村作为挂点扶贫联系村。

  市、县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深入洪下村调研,帮助解决大量实际问题,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余红岚每年多次到村实地调研,实地解决问题,十分关心洪下村;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周辉庭率市委组织部全体干部与洪下村干部群众一道植树、参加“村村绿”行动。市、县三万工作队每周都要到村1次以上,与镇村干部和群众一道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村村绿、村村洁等行动;驻村工作队员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结成了鱼水深情。

  县召开精准扶贫工作大会后,县委组织部全体干部在第一时间到自己所联系的贫困户家中对接,实地了解情况,帮助制订脱贫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黄中雄联系3组郑炎青家,他上门与老郑座谈了两个多小时,当了解到郑家父子都有严重的肝硬化,家庭十分困难,心情十分沉重,当即与县医院有关专家联系,帮助制订治疗方案,想方设法治病,并建议将其家依政策纳入低保之列。

  “为达到整齐、洁净、优美的要求,市县组织部及驻村工作队是花了真金白银的,他们对洪下村的关心支持功不可没!”天城镇党委书记孙文甫告诉记者。

  据相关统计,至目前,已投资80余万元集中整治拆除影响景观的棚舍及残破、倒塌的墙壁,对影响村庄空间外观视觉的外墙和屋顶进行美化,对洪下村一、二、三、四组房屋外墙和屋顶美化210户,房屋1050间;已投资300多万新建了村综合服务大楼,整合了村卫生室和超市;投资18.5万余元硬化办公大楼前后的场地和花坛绿化,投资19.5万余修建挡土墙和排水沟,使得办公大楼周边的环境得到美化;投资40余万元修建文化休闲广场,添置了健身器材、音响设备;已投资约60万元硬化通组公路约2.6公里,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已投资160多万元修通林地公路约20公里,投资3万余元修通了九组的跨港小桥;投资10万多元新建了垃圾池17个,购置垃圾桶135个,并请专职保洁人员定期清运全村的垃圾,已对库区移民困难户改造危房56户,其中投资170多万元集中安置库区移民的危房改造户27户,彻底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事争一流,各项工作走在前;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看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洪下村的群众也自发行动起来:修路要扒墙,没赔偿也主动配合;村里有垃圾,村民自觉自愿捡拾……

  发展商贸活流通

  洪下村除了水就是山,现有林地面积约2.5万亩,其中楠竹面积约2万亩,全村森林覆盖面积达90%以上。

  过去,村民们“吃山靠山,吃水靠水”。要钱用就上山砍点竹木,一到路上就是现成的票子;要吃饭就下河捕捞鱼虾换来大米油盐,得过且过,悠哉乐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变化,一些村民也开始变得稍有头脑了。他们一改“树木卖圆的、竹子卖长的”习惯,纷纷在家门口搞起成品或半成品加工,使一根竹子从过去仅卖几元到身价几十元。如3组的王才华、4组的徐学明、8组的邹贤清、9组的邹明波都靠加工运输起家,成为身家数百万甚至过千万竹木经销老板。8组邹玉银、邹华新等竹木加工运输户投资百万元流转土地建农场,返聘村民打工,回报桑梓。

  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该村引进上市的三特公司到村指导开展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山上竹林修建旅游步行道,游竹海、品森林氧吧,以村综合服务大楼为中心,建设集政务、商务、医务、旅游服务为一体的旅游观光集散地,不断发展农家乐4-5家,以提升洪下旅游名村品牌。

  而市县组织部则帮助洪下村制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计划,激活村资产资源,盘活村委会后院土地资源,进行新农村建设开发;开发村林场,通过整理抚育,发挥最大效益;对洪下、五柳、东流3个闲置小学,通过改造盘活,实现村级收入;帮助村开办1家竹制品加工厂;帮助争取1家市级企业帮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已投资60多万元开展楠竹丰产林基地建设,大力开展荒山造林,共开发荒山500亩,抚育楠竹面积2000亩,正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使村民的林业收入有望明显再提高。

  更为直观的变化为,以往是“有女不嫁麻地边”,现今城里的妹子都说洪下赛天堂。今年春节,许多外村人托媒人专找洪下的男孩订婚。

  山美水美竹美,细说洪下,边走边看,越来越美。记者相信,过不了多久,一个生态旅游、功能齐全的美丽乡村,必将成为更多人向往的地方。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