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钟乡属于低山丘陵地区,总面积94平方公里,8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21706人。该乡现有村卫生室11个,乡村医生35人。
近几年来,铜钟乡卫生院按照“全覆盖、均等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全面推行行政、人员、业务、药品、财务等方面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取得了较好成绩。村卫生室布局合理,条件改善,集体办医,依法执业,职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转有序,乡村卫生网络健全,队伍稳定,医疗市场净化,农村卫生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宣传教育,提高乡医综合素质。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是基层卫生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基层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农民的幸福安康。因此,院领导班子首先从抓宣传教育入手,培养一支较高素质的乡村卫生队伍,每月召开一次乡村医生例会,以会代培,组织乡村医生学习相关卫生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各村卫生室调查研究,针对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乡村医生座谈讨论,宣传政策,沟通思想,征求意见,联络感情。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乡村医生增强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互助共济意识,在机构布局、资源整合、公共卫生工作和一体化管理等方面,得到了乡村医生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服从管理,保质保量完成了卫生院布置的各项任务。
——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村卫生室。按照县卫生局区域卫生规划要求,根据服务人口多少,范围大小,本着一村一室、集体办医、方便群众就医的原则,公正、公平、合理整合卫生资源,统一设置卫生室。对一村多室的村分步进行合并,原西岔、河山、大岭卫生室整合为大岭村卫生室,原北程、佛岭卫生室整合为佛岭村卫生室。对交通不便,人群居住分散的坳上村,该院派人管理、定员上岗。通过整合,全乡原16个村卫生室调整为11个;人员由卫生院统一调整,乡村医生凭《乡村医生资格证书》上岗。
——夯实基础,改善群众就医条件。为改善村卫生室条件,满足群众就医需求,该院与村委会协商,解决村卫生室房屋问题。并与清水、大岭、丫吉村委会签订协议,村委会将办公用房、闲置学校无偿提供给村卫生室使用。2008年该院投入资金3万余元,对大岭村卫生室进行改造装修,面积达220平方米,产权划归卫生院所有,房屋内外整洁、硬化、亮化、环境优美、“三室一房”布局合理,设置规范。
——建章立制,规范村卫生室管理。该院结合实际,制订了《村卫生室管理办法》,村卫生室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明确,对村卫生室的各项工作有考核标准,年终检查,总结评比,奖惩兑现。乡村医生实行带薪轮岗制度,轮岗人员、时间、待遇由乡村医生共同协商,报卫生院批准。建立乡村医生退休养老制度,对年老体弱的乡村医生,由本村卫生室按月发放200-400元生活费。清水村卫生室各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防保任务落到实处,被市卫生局评为“先进村卫生室”。
通过几年的实践,该院认为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能够合理配置和使用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有利于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规范卫生室医疗行为,巩固村卫生室的基本职能和基础地位,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三级服务网络,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实现以乡带村,以村促乡,乡村一体,共同发展。卫生院业务收入2007年120万元,2008年163万元,2009年达到196万元,平均增幅达29%。乡村医生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月平均工资达1500左右。乡卫生院、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关系融洽和谐。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医疗卫生需求的增加,对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该院将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再立新功。(周陆兵宋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