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5版)
那时没有现代机械设备,修水库全靠肩挑背驮,劳动强度可想而知。担土、拉板车、当炮工,他样样活都干,从早到黑,常常累得四肢不能动弹。特别是他当炮工时看到一些人不懂爆破技术,只知一味蛮干,导致经常出现炮炸事故时,他无不揪心和滴血。从那时起,他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学好知识来改变这贫穷和落后面貌!1975年夏,他因劳动积极肯干,被推举当上了生产队副队长,他又领着乡亲们农忙时“双抢”,农闲时搞“三治”,干个不停。1976年,他因劳累过度患上了肺病,好在血气方刚,治疗及时,才保住了性命。也许因劳动积极肯干得到肯定,或许因病得到同情他当上了大队广播员。
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从田间直接走进考场,首试名落深山。
高等学府造就专家
未考上大学的段亚辉,回乡当了一名中学民办教师。1978年5月,全县初中毕业班统考,他所带班的物理课在当时台桥乡十余所中学中获得第一名。在担任民办教师期间,他边教学边复习,准备再次迎战高考。
1978年高考又来临,段亚辉在摸底考试时以全沙坪镇第一的好成绩荣登榜首。在填写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当时湖北第三的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
从偏僻的鄂南乡村踏入江城东湖之滨的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段亚辉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美好。课堂上,他如饥似渴地听老师讲解;课余则一头扎进图书馆博览群书。他因成绩特别好,深得老师夸奖,以致成为当时最“牛”的学生。从大学到研究生,平均成绩都在90分以上,更有甚的是无论同学们从哪里找来题目,他都能在半小时内解答出来,同学都佩服地称他“小天才”。
1985年,硕士毕业的段亚辉因各方面表现突出,被留校任教。期间,他得益于恩师著名水电专家教授王宏硕、陆述远、王鸿儒等人的指导,并担任了《水工建筑物》教材的责任编辑。
聪颖好学的段亚辉,留校当老师初期,破天荒打破了助教不能单独指导毕业、不能主讲的两个惯例,他因数学成绩特别优秀而被指名为“数值分析”主讲人。1986年,江西双港航运枢纽设计,其中船闸部分学校许多人都没有摸过,对这样难度较大的工程一般人都望而生畏,认为是“烫手山芋”。段亚辉得知后,迎难而上,带着5名本科应届毕业生一头扎了进去,从不懂到适应,从门外汉到进入角色,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设计任务,并获得了交通部的好评。1987年又因教学需要,他主讲“水工建筑物”课程,因临场思维敏捷,条理清晰,娓娓动听,业内同仁都对他刮目相看。
崭露头角的段亚辉又一连实现“三个破格”的跨越。1987年12月被破格晋升为讲师;1991年11月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10月,再次破格晋升为教授。
在1990年至1994年攻读博士期间,他还被任命为水电系副主任、水电学院副院长,直至与武汉大学合并。他分管的学院科研工作,多次参与三峡工程的设计论证和科学研究,许多成果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破世界纪录。
成果丰硕缘于业精
与水利结缘的段亚辉,自198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开始,便进行高坝和地下结构工程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先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国家攻关、国家大型工程项目80余项,在国内各级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他主持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研究课题过20余项,研究经费超过2000万元。
让段亚辉至今难以忘怀并引以自豪的是:亲身参加了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有关科学研究。
1995年,作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的代表,受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和葛洲坝集团等单位委托,段亚辉作为学校特派专家项目负责人,率领水工、施工、水电站、地质、测量、力学、机械等方面的专家20余人,直奔热火朝天的三峡工地。
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计算、实验室模拟试验、实地采集数据和有关安全技术监测,他及时向委托方提交研究成果和安全评价意见,为三峡工程经济安全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设性建议。
一次,由葛洲坝集团施工,长委设计的临时船闸隔流堤在施工中因突然坍塌,原因不明,事关数千万的索赔和工程质量,双方便互相推诿责任。段亚辉受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的委托,带领研究人员实地勘察后,通过室内试验和计算机模拟研究,找准了问题的症结。
茅坪副坝高达90多米,是当时世界最高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防渗心墙厚度仅50~90公分。在施工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聘请来的美国、日本、瑞士、巴西等国的洋专家均认为施工方案不妥可能破坏沥青混凝土心墙,引起国内有关专家和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的高度重视。同样受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的委托,段亚辉带领研究成员经过近10天的现场监测试验和分析论证,证实设计和施工方案合理可行。此消息一出,语惊四座,各方无不振奋,当即全力施工,至今运行良好。
段亚辉为中国专家的设计、施工争了气、争了光。他在国内最早、最系统地开展地下工程衬砌混凝土温控防裂研究。如前所述,最早从事的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地下输水隧洞衬砌混凝土温控防裂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三维仿真计算,提出的温控方案、温控标准等成果和建议,在三峡工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基本解决了地下工程衬砌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并编入《三峡工程混凝土混控防裂手册》。
事业如山淡泊名利
在担任水电学院副院长期间,段亚辉利用自己校友和朋友多、社交广泛的优势,到全国各地联系科研项目,而且每次大型项目投标都亲自答辩,使得水电学院的科研项目经费年年翻番,从上任前的1992年120余万至1998年的2000余万元,使全学院科研项目和科研水平大幅度提高,获奖成果和科学论文骤增,连年被评为校科研先进集体,1994年度被国家教委评为科研先进集体。他本人作为三峡建设功臣,曾被湖北卫视拍成三集专题片。
熟悉段亚辉的人都说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以致他多次错过当官发财的机会。1998年,校方欲在三峡成立产业总公司,准备派段亚辉去当董事长,总经理任由他选而且可以破格晋升职称,并为他备好了办公场地和专车,但段亚辉最后还是毅然决定不去。2000年学校合并到武大后,他被委任为武汉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他大胆创建了监理公司、装饰装璜公司等,搞得有声有色后却急流勇退,将职务卸得一干二净,仍重操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而且连他创建的监理公司和参与创建的武汉路德材料有限公司也全部退出。
他政界有很多同学、朋友,有的已当上副省长,只要他稍有念头和想法跻身官场,还是有机会去当个副厅长的。但他说“人各有志,干好自己的水电专业,造福人类,才是我最大的追求!”
尽管如此,段亚辉至今仍拥有许多社会头衔:中国民主同盟湖北省委员会副主委、湖北省政协常委,同时还受聘为湖北省法律鉴定专家委员会土木建筑专业分会专家、武汉市仲裁委员会咨询专家、武汉市经济技术委员会专家、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协会常务理事,以及国家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等专家库专家。1997年被聘为湖北省“国家百千万”人才,1998年被确定为“电力部跨世纪人才”。
采访时,段亚辉一直关注着家乡经济建设,总希望能有机会报答生他养他的崇阳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