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周漓
虎年伊始,寒意仍浓,崇阳交通建设迅速升温,九大交通建设重点工程“闪亮登场”,该县拉开了“交通建设年”的帷幕。
杭瑞高速建设工地,彩旗招展,机声隆隆;
浪口大桥施工现场,人声鼎沸,灯火通明;
天城互通建设场面,如火如荼,鏖战正酣;
……
①冲破“瓶颈”
至2008年,崇阳交通连贯东西,接通南北的106国道、赤通公路、崇赵公路、白界公路,似一条条环绕升腾的玉带,四大出口工程为完善该县交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初步得到缓解。
崇青、苏高、白古等一条条通乡油路,架起百姓致富桥,近30万农民从中受惠。
一串串闪光的数字见证着崇阳交通十年的辉煌。
1998年至2008年,该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10亿元,改建国省道200余公里,新建县乡道160公里,新修通村公路1500余公里,新修桥梁67座。全县通车里程达3000余公里,公路覆盖率为154.29公里/百平方公里。
这些成绩,凝聚了一届又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心血和汗水,更体现着交通人特别能吃苦和忘我奉献的精神风貌。
有同仁形容,崇阳交通建设已是“登峰造极”。但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眼神里,既有一份欣慰,又有一丝忧虑。
欣慰的是交通基础建设已经筑牢,交通“瓶颈”得到解决,县域经济节节攀高,人们借路发家致富。
忧虑的是崇阳的“腹地”和“纵地”交通还没贯通,交通大格局还未成形。
一次次调研,一次次高端远谋的决策。2009年,县委领导新的思路出炉,大交通战略构想浮出水面。县委书记程群林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描划“大天城”构架,提出打造大天城一刻钟经济圈的战略思路。
县长陈武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将“大天城”交通构架具体化:开工建设浪口大桥,新建天城至路口二级公路,拉开“大天城”框架,形成天城工业园至白霓、白霓至小港(浪口)、浪口至县政府、县政府至城南经济开发区的崇阳盆地内环线。
思路决定出路,胆识决定结果。经过艰辛的策划、申报、立项,崇阳“大天城”交通构架终于显山露水。2009年10月21日,预算投资3700多万元的路口至天城公路节控工程——浪口大桥隆重开工,困绕崇阳“腹地”陆水河流域东北岸3万库区人民的交通“瓶颈”迎刃而解。
至2009年底,路口至天城公路新建工程,已完成浪口大桥两端路基工程的土地征用及部分地面附着物迁移。浪口大桥完成货币工程量1380万元。
据该县交通局长廖维斌介绍,2009年新争取“十一五”规划外项目8个,总投资4.2亿元,已完成建设投资3020万元;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建设项目19个,总投资1.16亿元,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交通规划目标。
②大交通显山露水
2009年元月7日,一个让崇阳儿女心潮激荡的日子。这一天,贯通东西的崇阳大动脉杭瑞高速公路隆重开工。这标志着崇阳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圆了崇阳人民多年来的梦想。
曾几何时,交通是崇阳经济的“软肋”,通行能力严重不足。
“末位就可能被淘汰。”崇阳人深知,没有现代化的交通,一切优势只能“孤芳自赏”。
据《崇阳县志》记载,崇阳明朝起就有煤、金、锑、五氧化二钒、石灰石、白云石等矿产开采历史,稀有矿产资源达30多种,潜在开采价值50亿元以上。然而,这种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崇阳躺在金山上要饭。
崇阳人民要彻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路——通往外面世界的路,成了关键。而高速公路正是全县人民企盼多年的梦想。
机遇终于降临。当促进“中部崛起”的呼声变为现实和“1+8”武汉城市圈起航,充当武汉后花园的咸宁崇阳,此刻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城市圈的对接首先是交通的对接。于是,打开大通道,建设大交通,呼应武汉城市圈,在县领导决策层中豁然开朗。
县委书记程群林说:“要赶超发达地区,要提升崇阳经济,高速公路是对接内地与沿海、工厂与市场、资源与产业的最好平台!”当杭瑞高速公路湖北段纳入武汉“1+8”城市圈,崇阳人终于尝到了一块又大又甜的“蛋糕”:杭瑞高速过境59公里,途经7个乡镇,34个行政村,有天城、石城、路口三个互通,总投资额达26亿元,崇阳交通闭塞终成历史。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光新充满信心地说,崇阳打造省际1小时快捷经济圈为期不远了,到2010年底,杭瑞高速部分路段建成通车,届时省内1小时经济圈将形成。
为了全力服务杭瑞高速公路建设,县长陈武斌挂帅担任指挥长,王光新、姜崇俊、魏俊杰等县领导协调在杭瑞高速一线。至目前,路基工程完成80%,完成货币工程量近10亿元。
有了高速公路,崇阳的招商、生态、资源、劳力等优势立即显现。2009年12月10日,武汉三特索道集团公司与崇阳县签定正式文本协议,三特集团规划投资7亿元,开发隽水河温泉旅游项目,首期投资1.35亿元。三特公司总裁刘丹直言,是武汉高铁、杭瑞高速的建设促成了双方合作的成功。
借助杭瑞高速,一批上市企业、大型集团纷纷到崇阳投资兴业。香港客商在杭瑞高速崇阳天城互通出口处征地400亩,投资3000万元建设物流园。武汉凯迪控股投资公司牵手崇阳,投资2.5亿元在崇阳兴建生物质能发电厂。
杭瑞高速公路,让崇阳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内地走向沿海,从贫困走向小康。这条金光闪闪的通关大道,是展示崇阳新形象的开放路,是加速崇阳崛起的发展路,是引领崇阳人民奔小康的幸福路。
③打造一刻钟经济圈
“上有武汉城市经济圈,崇阳有‘大天城’一
刻钟经济圈,两圈大小不一,但发展的路径是一致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光新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为着力打造一刻钟经济圈,崇阳县委今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拉开“大天城”发展框架,以天城为中心,拓展城市空间,推进“五城”同建。城东建设旅游新城,城南建设工业新城,城北建设行政服务新城,城西建设教育新城,城中建设商贸新城。
“五城”同建似五颗明珠镶嵌在“大天城”内环线上。在今年重点建设的十大交通工程中,工业园区道路工程、教育新区西段道路工程,大天城地区新农村道路工程相继开工,将串起这些“明珠”。
今年元月28日,中共崇阳县委在《关于打造新天府建设新天城全面推进小康崇阳生态崇阳和谐崇阳建设的决定》中提出:推进区域交通建设,拉通“大天城”内环,使白霓畈成为“大天城”的“天井”。重点建设10大交通工程,提高天城至温泉,天城至赤壁等出口公路建设,实现以天城为中心,15分钟到达周边7个乡镇,30分钟到达咸宁市区,1小时到达武汉市区,打造大天城一刻钟经济圈。
可喜的是,天城附近的6个乡镇积极向这个小圈靠拢,主动接受经济圈的辐射、带动效应。靠天城镇较偏僻的铜钟乡积极行动起来。去年该乡党委书记李德明就申请建设铜钟至天城快捷通道多方奔走。今年,铜钟至天城快捷通道已纳入该县十大重点工程之中。
投资26亿元的杭瑞高速崇阳段,投资6925万元的天城和石城两条互通连接线,投资1.65亿元的浪口大桥和路口至天城二级公路等10多个交通项目已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截至目前,该县交通建设完成投资12.3亿元。
为打造1小时到达武汉,半小时到达市区,一刻钟到达天城周边6个乡镇的“大天城一刻钟经济圈”,县交通局做好了打通天城至路口、白霓、铜钟、青山、石城、桂花等乡镇快捷通道的规划,完成了路口至天城一级公路、铜钟至天城快捷通道,仙崇线赤壁至崇阳路面改善工程前期工作,对五里界至温泉生态旅游公路、浪口至温泉、白霓至塘口至杨芳林、石城至桂花至赵李桥3条战备公路进行了前期规划、测设等工作。
仙崇线赤壁至崇阳路面改善工程完工后,将崇阳和京珠高速串联起来。2010年底,杭瑞高速公路部分将贯通通车,天城和石城两个互通线可竣工,届时崇阳即可实现1小时到达省城,半小时到达市区。
天城至路口、铜钟至天城、工业园区道路等工程建设将拉开“大天城”建设框架,形成天城工业园—白霓、白霓—小港(浪口)、小港(浪口)—县政府、县政府—天城工业园的交通大循环圈。
④“固本超越”
2010年是“湖北交通固本超越年”。崇阳县委、县政府及时抢抓这一机遇,确定今年为“交通建设年”,规划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74亿元,19名县级干部挂帅指导交通建设。县交通局调动一切因素全力投入十大交通项目建设,一个项目一名党委负责,一个专班实施,每月一检查,每月一通报,确保建设进度。
同时,该县还计划完成村级水泥路88公里,新建候车亭10个、招呼站15个、改造乡镇五级客运站1个,改造渡口6处,改造破旧船舶2艘,改造老桥12座。
为建好崇阳大交通,县交通局成立了交通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整合交通资源、人力、设备,投资4000万元,建设交通天城物流园,着力打造交通新区工程,培植交通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在隽水河畔,幕阜山下,拉开了崇阳大交通建设的帷幕。高速公路、“大天城”一刻钟经济圈,将推动崇阳县域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