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747期第2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崇阳县铜钟乡:“畜”势勃发“犇”富路
·港口乡:掀起水利建设热潮
·青山镇:油茶迎来丰收季
·走基层 保健康
·县水利局开展水利项目拉练检查
·联合控管税收共治增质效
·为乡村振兴做好人才保障
·巧用“她力量”激发新活力
·关爱一线环卫工人
·崇阳职校女教师陈静荣获“咸宁市技术能手”称号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下一篇4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10/31 9:20:50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崇阳县铜钟乡:“畜”势勃发“犇”富路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邹辉、见习记者赵浩、通讯员黄雨薇报道:近年来,崇阳县铜钟乡以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不断提升畜牧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努力让畜牧养殖业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10月23日,在马桥村绿森养殖合作社的牧草基地里,汪国辉和家人正在收割牧草,将收割好的牧草整理装车,然后拖到院子里搅拌成饲料喂牛。养殖棚里,一头头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牛悠闲地吃着草料。看着长势良好的牛,汪国辉的心里美滋滋的。
  绿森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汪国辉开心地说:“这个牛我们从内蒙古买过来只有两三百斤,现在慢慢长到了一千多斤,我们看到这些牛长这么大都很高兴。”
  牛场是汪国辉父子俩2020年开始建设的。以前做餐饮行业的汪国辉,了解到了养牛的行情后,就决定带着儿子转行当“牛倌”。走上养牛之路后,父亲汪国辉在家管理牛场,儿子则汪隽波外出学习养牛技术。
  经过几年的不断学习,从内蒙古引进的利木赞牛和西门塔尔牛养殖获得成功,在市场非常受欢迎。汪国辉父子的养殖规模逐年扩大。
  绿森养殖合作社技术人员汪隽波说:“我们除了这里,还在内蒙古还圈了一块地,养了一些牛,然后在武汉专门有一个放牛的地方,作为交易市场。我希望带动周边的养殖户大家一起努力养牛。”
  一家富不算富,汪国辉父子不仅把科学管理、防疫治病等知识无偿传授给周边的村民们,引导他们发展养殖业,还聘用村民到基地打工,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同样是马桥村的陆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棚里,养殖户黄陆军正忙着给羊圈打扫卫生。看到黄陆军走过来,一只只山羊伸出脑袋,“咩咩”地叫个不停。这几年,在国家的政策帮扶下,黄陆军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他有信心,把山羊养殖做大做强。
  “这几年在村里的帮扶和技术培训下,发展得很好。从原来的十几只羊发展到现在的几百只羊。我们现在一年的纯收入可能有十几万元的样子,以后还想找附近的群众一起合作把规模发展壮大,共同致富。”陆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陆军说。
  近年来,铜钟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动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马桥村把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作为引导群众增收致富的着力点,发挥特色养殖业带头人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铜钟乡马桥村共有养殖户13户,以养牛、羊、鸡为主导产品,能带动周边群众186人务工就业。下一步马桥村委会全力做好各方面的政策服务,打响马桥养殖品牌。”铜钟乡马桥村党支部书记段标文表示。

下一篇4 港口乡:掀起水利建设热潮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