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邹辉、见习记者赵浩、通讯员黄雨薇报道:金秋九月,正值水稻丰收之时。在崇阳县铜钟乡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把稻秆压弯了腰,微风吹过泛起层层稻浪,一幅美丽生动的乡村丰收盛景图徐徐展开。
9月19日,铜钟乡清水村种粮大户冯四明一家早早开始忙碌起来。趁着早秋的凉爽,他们分工协作,投入到秋收的热潮中。大家整齐地排成一行,手中锋利的镰刀快速挥动,发出“沙沙沙”的声响。一搂一割,一把能割下六七蔸稻穗。
“一个人快的话一天可以割1亩,手脚慢一点的可以割5分田,田里收成很好。”铜钟乡清水村村民黄霞妮告诉记者。
稻谷收割完毕,便进入打谷环节。以往通常采用机械收割,但今年冯四明种植的糙米成熟较早,且地处小山丘,不便机械进出。于是,他选择了更加灵活的脚踩式打谷机,既不影响其他正在生长的农作物,又能高效完成打谷任务。
在打谷机前端,两个人侧身接过一把把禾穗,单脚踩住打谷机踏板,双手紧握禾把子,在快速转动的齿轮上脱粒,身体随着踏板有节奏地上下起伏。虽然辛苦,但看着丰收的稻谷,冯四明一家人满脸笑容。
抹了一把脸上的汗,黄霞妮开心地说:“累是比较累一点,但是庄稼丰收了,心里还是很幸福的。”
不一会儿,水稻就收割了大半。打谷机底座的方形木桶中,装满了刚刚脱粒的谷粒。负责“出桶”的人用编织袋装好后,冯四明轻松一提,扛上肩膀,将一袋袋谷子运往装车处。
“我今年种了13亩水稻,大概能出6000多公斤的谷子,加上糙米能卖20000块钱。红薯有5亩,大概能卖3000-4000块钱,玉米能卖2000块钱。把稻谷收完就开始挖红薯,挖完红薯就准备开始种油菜。”铜钟乡清水村种粮大户冯四明向记者算了一笔账。
清水村作为传统农业村,村“两委”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安全。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积极助力农户抢抓农时,不断探索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户种植粮食作物,全力确保粮食安全。
“我们清水村有水田面积3000多亩、旱地2000余亩,目前正处双抢季节,我们积极联系机械,帮助农户做到应种尽种、应收尽收。”铜钟乡清水村村干部谭世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