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703期第4版
3 上一版   
·“创”“建”并重拓展幸福空间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点击数:137  更新时间:2024/1/4 16:09:05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创”“建”并重拓展幸福空间
——崇阳县城市高质量发展综述

全媒体记者 陶然 通讯员 廖瑜金黄琴

 
 
 
 
 
 

  导 读

  这是一座繁荣宜居、活力四射的城市。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骨架”逐步延展、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沧桑巨变,崇阳县围绕崇阳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样板区,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为目标,改革创新、克难奋进,推进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以建“兴”城 优化城市布局

  “过去我们进城需要近40分钟,现在开车不到10分钟,而且公交车和农村客运就在家门口,出行太方便了。”谈及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崇阳县石城镇方山村村民赞不绝口,一条条外连内畅、互联互通、功能完善的四好农村公路和全域公交串起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近年来,崇阳县围绕“两山理念”实践创新示范样板县域发展战略,遵循“一主两圈,两屏三区”总规划,对中心城区全面统筹发展构建“城东生态宜居片区、城南产城融合片区、城西高品质生活片区、城中综合服务片区”新格局,完成“三区三线”划定,重塑城市功能结构,积极开展基础设施提升行动,促进城市公共设施实现改建提质。

  立足城镇空间布局,崇阳县加快白霓、铜钟、青山、石城、桂花泉等 5 个与主城区相邻乡镇建设步伐,打造以天城为核心的“一刻钟交通圈”;加快肖岭、沙坪、港口、金塘、高枧、路口等边远乡镇建设步伐,打造以天城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以幕阜山旅游公路沿线 6 个乡镇为重点,打造 100 平方公里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在白霓、铜钟、青山片区打造 100 平方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区;在茅井、洪下、浪口、河田片区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打造 35 平方公里 4A 级文旅融合示范区。

  不断完善的城市功能,悄然改变了城市的格局。老城焕新、新城崛起,如今,走在崇阳,目之所及,风景如画,处处散发着“近者悦、远者来”的魅力,一幅高品质城市建设绘就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以绿“荫”城 完善功能设施

  步入大集公园,如同进入一个绿色的静谧之地。从“进不去”的绿植围墙,到可以直接从临街景观带步入公园,满目青翠让市民流连忘返。

  “早上起来推开窗户,绿意尽收眼底。走出家门,还有鸟语花香。”居住在大集公园附近的市民说,沿着蜿蜒的步道散步,倾听小鸟的鸣叫,欣赏林间的绿意,成为附近不少居民的乐趣所在。

  三步一景、五步一园,处处见绿、步步见景。近年来,崇阳县以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样板区为目标,紧盯“增绿、提质、添彩”三大主攻方向,以公园、广场、绿地为“面”,以城市道路绿化为“线”,以街旁绿地、单位庭院和住宅小区绿化为“点”,大力实施绿色攻坚行动,让群众坐享生态红利。

  同时,崇阳县加大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城镇管网改造建设力度,推进农贸市场、停车场、智慧停车、公厕、天然气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城市旧貌换新颜,焕发新活力。

  目前,崇阳县全力推进香山公园、黄金山公园建设,着力改变以往只有大集公园一座大型综合性公园的现状。建设社区公园4个,小游园及口袋公园17处。投入建设资金1.2亿,建设新白泉安置区、龙背安置房等民生楼,住房保障率达89%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100%。投入5个亿,实施城北片区雨污分流建设项目,目前电力大道、香山大道、沿河大道已经完工。将共同缔造理念贯穿改造全过程,扎实推进廉租房、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红色物业”,引导居民选定管理模式,参与小区治理。完成崇阳大道、仪表路、桃溪大道等道路人居环境整治,让老城区的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以管“化”城 改善城乡面貌

  “夜经济”是拉动城市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繁华度的新动力。夜市市场的“变形计”,折射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和文明变迁。

  崇阳“小摊经济”范围较广,以往七零八落,违规经营现象屡有发生,为顺应城市化建设步伐,崇阳县招商引资,在天城公园东面广场设立集“吃、住、玩、游、乐、娱”为一体的崇阳潮流夜市。夜市占地面积约为3800平方米,建设有摊位104个,配套建设公共厕所、给排水、亮化及60余亩儿童游乐场、500个停车位等附属工程。同时开辟白鹭广场夜市临时疏导点,施划摊位24个,引导摊位入市经营,集中管理,彻底解决了垃圾成堆、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难题,使烟火气与城市文明并行。

  “过去我们露天摆摊,垃圾随意丢,现在每天都有保洁员对市场进行打扫消毒,环境卫生好多了,而且市场管理人员经常都对我们的食材进行抽检,大家买得也放心。”夜市摊主笑言,新的夜市市场设施完善、通道顺畅,大家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一个“小变化”诠释了一个“硬道理”: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舒心,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标尺。崇阳县以擦亮全国文明城市名片为抓手,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治八乱”,健全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垃圾分类有序开展,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同时,崇阳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开通了城市管理12319投诉热线,按网格划分建立案件处置“三级联动”的常态协作机制,定期向各职能部门及联动单位通报工作动态、交流工作情况、发布考评成绩,案件处置实行全过程专人、专项、专线跟踪。将城管工作力量整合到一张网中,实现小事解决在网格内,大事解决在区域内,逐步将智慧城市管理向城市智慧治理延伸。

  厚植为民情怀,坚持精准发力。一桩桩、一件件有温度的城市管理办法办到百姓心坎里,群众的生活舒适度和便利度持续攀升,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更足。

  以文“润”城 提升城市品位

  今年以来,城西文体中心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健身休闲,享受健康生活。

  “以前我们都是到处找地方打球,现在体育馆内场地标准,而且免费开放,太方便了。”说起文体中心的便捷服务,市民赞不绝口。不仅室内可以打球,户外还建有专业门球场、篮球场、足球场,早上8时开放,最晚21:30闭门,已成为群众的新时尚。

  从“到处找地锻炼”到“随时可以锻炼”的变化,是一座城市文化发展的需要,不断涌现的“专业锻炼场所”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历史传承的载体,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依托。在城市更新中,崇阳县坚持有机更新,做好特色保护,通过推进非遗保护与文创旅游融合发展,举办提琴戏剧文化等活动,持续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留住城市记忆,传承延续城市文脉;通过健全农家书屋、社区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织就一张“公共阅读服务网”;通过建成博物馆、陈列馆传承红色基因;通过打造浪口滨水景观工程、依托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白霓古堰,打造油市村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枧港民宿乡村旅游风光带等乡村旅游点,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城旅融合、农旅融合,塑造城市风貌,让城市更新真正融入社会发展、惠及百姓万家。

  “创”“建”并重,拓展幸福空间。未来,崇阳县将立足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畅通“路循环”,夯实“硬基础”,刷新“绿画卷”,靓出“高颜值”,传递民生至上的温度,体现品质优先的态度,让城市更有“气质”,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奋力谱写城市建设发展新篇章。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