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四十期2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学习宁海先进经验 推进崇阳科学发展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点击数:553  更新时间:2011/8/10 11:16:50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学习宁海先进经验 推进崇阳科学发展

  (上接第5版)
  三是活学活用,把宁海发展经验贯穿到崇阳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之中。为做到学以致用,尽快将宁海先进经验应用到崇阳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在《咸宁日报·崇阳周刊》开辟了“学习宁海先进经验,推进崇阳科学发展”系列报道专栏,对宁海县在发展工业、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生态旅游、金融保障、城市建设等成绩和经验进行深入解读,共刊登了9篇反映宁海先进经验的解读文章,每篇都附有《天城时评》,结合宁海经验谈崇阳怎么学、怎么看、怎么干,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
  今年7月,我主持召开了以“学宁海,促发展”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让县委常委班子成员在学习宁海经验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今年8月至12月,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开展以“学习宁海先进经验,推进崇阳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借鉴宁海科学发展的各种先进经验和发展理念,让大家对照自身工作缺陷和不足,不断寻找差距、分析原因,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推进工作方式办法和机制体制创新,从而推进各项工作。
  二、宁海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宁海是浙江省宁波市所辖县,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段,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下辖4街11镇3乡,全县人口60.5万人,外来人口约30万人。在宁波市的三市两县六区中,宁海县与象山县、奉化市传统上被称为宁波市的“南三县”,与我县在咸宁市所处的地理和经济位置极为相似。
  ——实力雄厚的县域经济。2009年,宁海县实现生产总值235.55亿元,是我县的5倍;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4.46亿元,是我县的25倍,是整个咸宁市的2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是我县的3倍;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2亿元,是我县的3.6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1367元,比我县高7055元,是我县的2.6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46元,比我县高16145元,是我县的2.64倍。2009年,宁海县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68位,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第66位。
  ——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1978年的宁海还是一个十足的农业县,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全县只有311家工业企业,产值9548万元。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后,宁海县抓住一轮又一轮的发展机遇,出台扶助和激励政策,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和新兴产业,6大传统产业和6大新兴产业支撑起宁海工业经济一片蓝天。2009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8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4家,销售过亿元企业54家。全县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85.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363亿元,平均1天1个亿;实现工业增加值119.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12.5亿元。模具、文具、灯具、汽车配件、五金机械、电子电器等6大产业产值均在30亿元以上。宁海是全国县域商标发展百强县,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0件,浙江省著名商标20件,宁波市知名商标65件;中国名牌3件,浙江名牌19件,宁波市名牌29件。17家企业参与或主持了22个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订。宁海已成为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中国模具产业基地、世界文具生产基地、中国汽车橡胶部件生产基地、中国压铸产业基地、中国休闲体育用品生产基地,拥有得力集团、好孩子儿童用品等一批有实力的知名企业。今年,双林集团、东方日升等2家本土企业登陆创业板,成功上市。
  ——生机盎然的园区经济。宁海工业实行“二区八园”格局,“二区”是指宁海经济开发区、宁海湾循环经济开发区;“八园”是指文具产业园、模具产业园、汽车部件产业园、电子产业园、中小企业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外商投资园。开发区总面积达90.92平方公里。截止2009年底,已开发面积18.68平方公里,聚集了国内外企业733家,已建成投产55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8家,从业人数达5万余人。2009年区内投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0.4亿元,进出口总额6.94亿美元,利税12.87亿元。工业园区面积扩大带动了县城面积扩大,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宁海善于运用市场运作,善于进行产品深加工,善于发展休闲农业、会展农业,农业营销做得非常好,有效地增加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2009年,宁海县市级产业化基地总数达到17个,土地总流转面积达到21.58万亩,林地总面积达到33.1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到222家,市级龙头企业总数达到22家。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成效显著,首创了农业三级循环模式,现代高效农业已具雏形。大型沼气工程和畜禽治污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宁海完善生态休闲旅游项目,每年举办了60多个大大小小的节会活动,把生态旅游推向了顶峰。旅游业仅经过十年时间,已成为宁海主导产业,拥有1个4A级景区和一大批休闲旅游景点,成为长三角城市圈休闲旅游重要目的地。
  ——日新月异的工贸新城。宁海县用超前的理念来规划城市发展,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推进城市建设,用人本的理念开展征地拆迁工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确立了“一城六镇”的发展架构,建设依山傍水、山环水抱、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海滨山水城市。通过实施城市“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战略,确立了“一轴三片八组团”城市空间结构,开展了“三改三联三突破”活动,实施“撤镇建街”,城市化进程特别快。2009年城市建设投入资金达30亿元,中心城区面积已达到27.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控制面积扩大到9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聚集达到12.4万人,规划20万人,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48%。城市公交运营路线146公里,城市供水联网运行,供电、通讯、休闲等功能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县域半小时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全县公路总里程1524.18公里,公路密度82.69公里/百平方公里。398个行政村实现等级公路通村率100%,路面硬化率100%、通车率100%。一个生态型组团式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生态良好的宜居环境。宁海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同时,非常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全县3个乡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获得成功,9个村创建并通过市级生态村验收,1个社区被命名为省级绿色社区,2家企业创建省级清洁生产单位,8家单位市级环保模范单位考核。17家企业被授予宁海县第二批环境保护模范企业称号。全县水环境功能区率达75.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96.2%,森林覆盖率达65%。大力开展坟墓专项治理,共迁移平毁坟墓16万穴,“青山白化”现象得到根本治理。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初步形成了“村收集、镇乡清运、县集中处理”的三级联动垃圾集中处理网络。完成10个市级全面小康村、14个县级全面小康村、65个市县级重点整治村和103个电气化村的创建。宁海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在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互促共赢,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浙江省生态县。全国经济比宁海好的地方有很多,单一生态建设好的地方也不少,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得像宁海这样好的却不多。
  ——和谐发展的社会事业。宁海积极实施科技强县计划,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和产业发展。宁海列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5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5项,市级新产品试制计划149项。全县有企业工程技术中心86家。全县有国家专利试点企业1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6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5家,市级专利试点企业8家。全县拥有授权专利5021件。宁海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76%,全县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达标率达100%。教育质量非常高,2009年考上重点大学498人,共有33人被清华、北大、中国人民大学、复旦等有名高校录取。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共有职校5所,其中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所,在校学生7741人。宁海的文化与经济发展结合非常紧密。通过县域名人文化、节会文化、民俗文化,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宁海是浙江省文化先进县。宁海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省体育强乡覆盖面达67%。举办了多起国家级重大赛事。全国山地户外运动基地落户宁海。宁海社会保障“四项保险”覆盖率高,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工作成绩显著。
  ——富足安宁的小康生活。工业化和城市化,不仅为宁海积聚了火爆的人气,而且创造了巨量的财富,让他们提前享受到了小康生活。宁海人的富足和富有,从出行的车辆就可以看出。站在街头,路上的小汽车特别多,只要有路,就是车水马龙,奔驰、宝马等高档小汽车随地可见。宁海县去年一年就增加了小汽车1万多辆,今年元至10月份又增加了1万多辆。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4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367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14867元。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30辆、电脑83台、移动电话216部。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4辆、电脑33台、移动电话200部。宁海房地产十分火爆,每平方米达1.7万元,市场仍十分繁荣。2009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2亿元;拥有金融机构17家,存款余额224.8亿元,贷款余额294.98亿元,贷款余额高于存款余额70个亿元。走进宁海,处处充满活力,处处充满魅力。宁海人善于创造财富,也懂得享受生活。到了夜晚10点多钟,大街小巷仍是霓虹闪烁,熙熙攘攘,到处是休闲的人群,非常热闹繁华。宁海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社会和谐安定,百姓幸福指数高。
  三、宁海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验
  宁海的发展,是跨越发展的缩影,是科学发展的结晶,是持续发展的最好体现。它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发展的速度上,更体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宁海的发展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始终坚持兴工强县战略,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来夯实发展基础,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宁海始终把工业的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坚定不移地推进兴工强县战略。宁海的工业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三个阶段”。
  1、乡镇企业发展基础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广了承包经营责任制,一大批劳动力转向办乡镇工业。1984年9月,宁海县委、县政府北上苏州、南下温州学习取经,采取多种优惠措施,大力支持乡镇工业的发展,并提出了乡镇办、村办、联办、个私办四个轮子一起转,推动了乡镇工业蓬勃发展。到了1995年,全县乡镇工业企业发展到4221家,比1978年增加4016家,工业产值达到63亿元,比1978年增加152倍。潮水般的乡镇企业发展,为日后宁海工业的私营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私营经济发展扩张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尤其是邓小平第二次南巡后,宁海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发展私营经济,推出了企业有偿转让、股份合作制以及招商引资等17个政策性文件,鼓励工业企业深化改革、转轨变型、落实企业产权关系,成功地实现了企业快速改制转型。1992年创立了经济开发区,筑巢引凤,吸引外商以及港、澳、台商到宁海投资办企业,全县出现了私营经济迅速崛起、股份制经济应运而起、外商投资企业捷足先登的局面,宁海工业经济迅速扩张。成长于这个时期的得力集团,就是其中的先进代表。其前身是宁海县文教用品厂,企业改制后,历经20多年的发展,得力集团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文具行业的领跑者,拥有2个设计研究院、6个研发中心、5个工业园区、11家生产型专业工厂、4500多名员工、2大品牌的国际化企业。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6.8亿元,利润13144万元。到2009年,宁海县私营规模企业达到642家,产值189.1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2.1%。宁海工业通过打“人民战争”,发展“老百姓经济”,实现了核爆式拓展,既培育了一一大批市场主体、一大批老板,富裕了一大批百姓,又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
  3、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阶段。进入本世纪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宁海没有满足已有的成绩,而是抓住新的契机,大力发展新型产业集群。建立了“6+6”产业发展导向,在壮大模具、文具、灯具、汽车配件、五金机械、电子电器等6大本土特色产业规模的同时,大力发展数控装备、临港工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旅游休闲用品等6大新兴产业。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为了加快工业发展,宁海县实施“工业创业创新翻番工程”,出台了“40+18”优惠政策和12条补充意见,共70条工业发展优惠政策,就优化工业环境、资金扶持、产业导向、人才建设等方面制定了扶持措施。该工程计划到2012年,实现“186目标”:即规模以上工业总量与2007年相比实现翻番,培育壮大6个新兴产业,新增销售上亿元企业60家,培育规模以上销售翻番企业600家,培育科技型企业60家,扶持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60家,国家级产业基地达到6个,新增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6个。加快产业集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2+8”工程,即两个开发区实施整合提升工程,大力推进新能源、模具、汽配、建材家具、数控、文具、电子、中小企业等8大特色园中园建设,及时制定落实园区进场标准,协调和解决好企业进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水、电、气、路等配套问题,促进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通过一系列扶持和服务,促进了主导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6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205.3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6.6%;实现出口交货值92.6亿元,占全县规上企业出口交货值的80.7%。新能源、新材料等6大新兴产业逐步做大做强,涌现了东方日升、北新建材、海螺水泥等一批龙头企业,产值达到30多亿元。宁海立到了新一轮工业发展中的潮头。
  (二)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以推进农业产业化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宁海虽然是一个工业强县,但并没有轻视农业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化中破坏生态环境;而是以工业化理念来谋划农业,着重抓好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调整农业结构、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三个环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农业产业化和生态效益之路。2009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5.2亿元,旅游总收入46.4亿元。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走品牌特色之路。
  宁海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依靠政策扶持和财政激励。为了扶持和培育优势特色农产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创建工程,鼓励开拓农产品市场,每年县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奖励和激励,近四年奖励资金达2000万元。一是生产规模化。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整理,流转土地面积21.58万亩,全县已建立20个万亩规模以上农产品基地。以国盛敦成农场、兴宁菜业蔬菜基地、久丰园区、金龙浦合作社、利丰牧业等为核心的浙江东海岸10万亩基地和三门湾百里生态型海水养殖带建设已初具规模。二是产品品牌化。“宁海白”枇杷被认定为国家级良种,望海茶、土鸡、泉丰西瓜分别被评为省十大名茶、名优土鸡和名优西瓜,望海茶、振宁土鸡、望府茶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全县有20家企业的产品获得国家、省、市级绿色农产品认证。三是产品特色化。全县已形成茶叶、蔬菜、竹笋、柑桔、批把、虾蟹、贝类、鱼类、土鸡、生猪等“十大名特优农产品”。西部、西南部山区成为茶叶、竹笋、高山蔬菜等重点产区;中、东部平原以及其间的低山丘陵区成为西瓜、蔬菜、柑桔、畜牧、禽蛋和精品农产品等重点产区;北部象山港区和南部三门湾区成为海水养殖、加工等重点产区。全县已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6个,面积31.4万亩,无公害农产品35个;绿色食品共14个,面积2.3万亩;有机食品共10个,面积1万亩。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3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0.4%。四是经营企业化。宁海供销合作社没有在经济大潮中淘汰、沉寂,而是发挥合作优势,建办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发展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发展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搭建名优商品的对外销售平台。2009年,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完成产值19.37亿元,拥有农产品基地16.5万亩,收购各类农产品3115万吨,联结农户5.3万户。
  2、大力发展旅游业,走生态效益之路。宁海县的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有着发展旅游的较好条件。宁海的旅游业从1999年开始起步,经过1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513.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6.4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17.8%。一是挖掘优势,做好规划。制定了旅游发展相关文件,以打造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县上下迅速掀起了发展旅游业的热潮。做细做深每一个项目规划,在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上,招商有项目表、年初有计划表、实施有时间表,确保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得到抓紧抓实。经过10年时间,宁海一步一个脚印,建成了1个国家4A级宁海旅游度假区和一大批旅游景点。二是项目推动,做大产业。发展旅游业要靠大项目来支撑带动,靠大项目来整合资源,靠大项目来打响品牌。宁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速度,确保重大项目和重点景区建设不断取得突破。重点打造了“六大基地”:滨海休闲旅游基地、温泉休闲旅游基地、森林休闲旅游基地、文化休闲旅游基地、乡镇休闲旅游基地和户外拓展旅游基地。三是节会营销,做响品牌。宁海人十分善于叫卖自己的旅游产品,每年举办“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上海人游宁海”推介活动,每年大大小小60多个节会活动,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打响了“天下旅游,宁海开游”的旅游品牌。2009年,推出了八大特色旅游线路,“宁海生态旅游年”八大主题活动,宁海八大农事节庆活动,把市场营销做到淋漓尽致。宁海相继获得“中国首批文化休闲旅游示范地”、“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浙江省十大生态名城”等称号;前童古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古镇”;宁海森林温泉被授予“中国十大温泉基地”称号;宁海县被国家体育局授予“中国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四是加强配套,做强产业。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理念,全面发挥“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综合效应。全县拥有宾馆、饭店500多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过6200人,间接从业人员3.6万人,旅游业已成为宁海新的产业和重要经济增长点。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之路。宁海县从实际出发,坚持生态立县、环境优先的科学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互促共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宁海已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县域循环经济试验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一是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宁海县搞好企业资源循环利用,做到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同步“双赢”。如位于宁海湾开发区的浙江国华宁海电厂,一期工程投资85亿元,其中有20亿元投向环保。依托国华电子,派生出36个工业项目,总投资230亿元,把电厂一期每年生产产生的60万吨粉煤灰、20万吨脱硫石膏全部消耗掉,形成了煤—电—粉煤灰—水泥、煤—电—石膏—石膏板、煤—电—粉煤灰—新型墙材三条循环线,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了宁海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包括长街、力洋、胡陈3个镇乡,连片10万亩农田。位于示范区内的宁海金龙浦合作社社长尤宏伟经营400亩果蔬基地,产出的“有机食品”价格比普通的水果高出两倍以上。金龙浦的有机水果,基于有机肥,来自于合作社1500米外的海联牧业——一家拥有1.5万头存栏猪的养猪场。把猪粪进行粗加工制成有机肥,再精细加工,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加入不同的配方制成配方肥。尿液通过一根管道进入金龙浦合作社里一个400立方米的贮存池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合作社食堂的燃料,沼液成了湿肥。有机肥比化肥价格略高。为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政府出台补贴政策,350元/吨的精加工有机肥,县财政每吨补贴80元,1000元/吨的精加工配方肥,每吨补贴160元。这样,宁海建立以县域为范围的交叉式循环,建立企业内部、产业内部以及区域内部的三级循环体系,循环链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产业,这是宁海农业循环模式的突出特色。因此,它被专家誉为“全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五大模式之一”。目前,示范区内已认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20个,土地亩均收入超过5000元,效益比传统作业方式高出几倍。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以“赏农家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采农家果、玩农家乐、体验农家风情”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在宁海县快速兴起。民间资本2亿多元投入开发,建设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和“农家乐”景点,成为该县农村经济的新亮点。胡陈乡是与我县高枧、金塘一样远离县城的乡镇,因注重发展特色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把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生态观光旅游经济蓬勃发展。该乡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生态乡,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目前宁海有较大规模的“农家乐”旅游点30多个,个人兴办的家庭旅店达300余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去年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营业额达8000多万元,并由此带动了宁海“土菜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始终坚持经营城市理念,以城乡一体化来统筹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的中等城市。宁海虽然城市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但是近年来,加大了城市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宁海中心城区已成为宁波南部的重要中心城市、宁波市副中心区域城市、生态型工贸城市,以山海风光为特色的旅游基地。
  1、超前规划城市,合理布局功能。宁海县委、县政府非常注重城市规划建设,确立了“城市建设,规划先行”的建设理念,单独设立了县规划局,每年财政用于规划设计院的费用达3000万元,专门从美国、新加坡聘请了国际知名规划设计公司,为宁海城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量身打造,一个一个功能区进行详细规划。宁海的城市规划非常超前,城市建设总规划编制做到了2020年。
  2、经营城市资源,实现以城兴城。宁海县坚持超前建设、适度举债经营的决策和胆魄,加大城市建设投资力度。2009年宁海县城市建设达30亿元,今年将达50亿元。一是经营土地资源。宁海县对城市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实行资本化运作,切实加强土地供应的计划性,提高政府的调控能力,使土地资源变成建设资金的一个经常性的重要来源。城投公司创新项目融资方式,以项目养项目,以城建城,以城兴城,城市建设资金基本来自于土地交易收入。二是整体开发推进。宁海县树立整体推进理念,改变过去那种零敲碎打,就项目抓项目,就建设抓建设,就发展抓发展,跳跃式的开发建设模式。坚持成片发展,整体推进,充分发挥好项目的整体带动作用。三是打造城市精品。宁海县非常注重精品理念,挖掘和深化城市内涵,彰显宁海城市的特色、个性和鲜明的特征,着力抓好主要功能区块、重要城市节点、重大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通过城市重要节点的改造,形成了一个个现代服务业的高地,打造大气的宁海城市客厅和靓丽的城市风景线。宁海建筑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讲究整体和谐、群体美感、单体特色凸显建设项目的艺术涵养和品位,每一项目基本都是一个点睛之作。通过大力打造一批城市亮点组合城市,避免在城市建设上出现二次改造,重复建设现象。
  3、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宁海县中心城区行政体制实施“撤镇建街”改革,撤销了5个乡镇,按照工业布局设立4个街道办事处。这样既便于开展规划、征地、拆迁、建设和管理工作,利于加快城市化进行,又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宁海修建了柔石公园、正学公园、一休公园等10多个公园,在中心城区的黄金土地栽种了6000亩生态公益林,城区绿化面积达628.53公顷,城区人均绿地面积14.2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为35.13%,城区绿地率为33.08%。宁海正在争创浙江省园林城市。宁海县专门成立了城市管理局,加大对城市绿化、城市管理、城市执法等力度。宁海已成为国家卫生城、省级文明城。
  (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社会事业同步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宁海县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实现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和谐发展,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1、以科技创新推进产品竞争力提升。宁海加大财政对企业技术和研发投入补助力度,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不断加大技术研发经费的投入,把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换代相结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如宁海县蓝宝石燃气表具厂三年安排1000万元科研经费开发“遥感智能IC卡”高技术产品,IC卡燃气表于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外。同时,广泛开展与大专院校科技合作活动,为企业研发提供技术支撑。整体引进大院大所,成立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智能技术研究中心宁波分部,分部与如意、冠威等7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功开发了智能跑步机等新产品;与哈工大合作建立新材料研究中心。宁海县成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主要帮助企业征集技术难题,设立专业网站,代理科技项目申报等。建立了文具设计中心、中国模具检测中心、汽车配件检验中心、灯具研制中心、五金机械技术服务中心、电子电器开发中心,使宁海县六大主导产业都拥有了自己技术服务平台,从而增强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以集团化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宁海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于2006年9月起试行开始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分步成立了“实验教育集团”、“跃龙教育集团”、“潘天寿教育集团”三大集团。教育集团实行“五统一”管理模式:师资统一调配、经费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规范、教科研统一要求、教育教学质量统一评估。通过实行人事管理统一,经费全部由集团统一安排,考核统一标准,有效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进程,实施以城带乡,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以挖掘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宁海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宁海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与经济发展结合得非常紧密,唱出了一出又一出的文化经济发展大戏。宁海县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用文化来引领经济发展。只要与宁海有关联的名人趣事,都做得风生水起。宁海利用名人潘天寿、文化遗产十里红妆、历史古迹等乡土文化资源,设立了“潘天寿设计艺术奖”文具设计大赛活动,建立了十里红妆博物馆、东方艺术博物馆,加快宁海包装印刷城、城市综合体、设计创新园、生态创意园、前童工艺美术街、城隍庙步行街等文化产业平台建设,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
  (五)始终坚持开拓进取理念,以改革创新办法来破解各种难题,加快发展步伐。经济发展要有项目、要有资金,项目建设要有土地、要有推进速度。宁海不怕难,不畏手畏脚,敢于解放思想,敢于大胆尝试,敢于领于人先,针对各种问题,采取不同办法,大力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善于破解项目保障难题。宁海在工业化程度如此高、群众富裕程度如此广的情况下,仍然居安思危,积极谋划项目。谋划了“六大百亿”工程:宁海湾百亿工程、三门湾百亿工程、城市中心城区百亿工程、宁东区块百亿工程、国华宁海电厂三期百亿工程和茶山、双峰抽水蓄能电站百亿工程。成立县本级、经济开发区、宁海湾开发区三个招商中心,配强、配精招商人员,仍以百倍的重视抓好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以百倍的努力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通过谋划项目和招商引资,国华电厂二期、海螺水泥、甬台温铁路宁海段、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一大批大项目建成投产,极大地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2、善于破解要素保障难题。宁海想办法,找路子,不断改革创新,有效地破解了企业融资紧张、土地政策从严、劳务需求矛盾突出等难题,加强完善企业发展要素的保障机制。一是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宁海加强企业融资担保服务,将县担保中心注册资本达到1.05亿元,建立了县、乡(镇、街道)两级联动担保新机制,成立了兴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2009年提供担保和应急周转资金达14亿元。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引进新银行,搭建银企合作平台。2009年,宁海县有金融机构17家,存款余额224.8亿元,贷款余额294.98亿元,贷款余额高于存款余额70个亿元。二是破解“地从哪里来?”的难题。宁海集中制订出台了土地收储、征地拆迁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健全政策并规范执行;创新了征地拆迁体制建设,建立了征地拆迁的责任考核机制;建立了县、街道两级拆迁办,建立国土局、建设局(拆迁办)、街道和村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加强拆迁力量并实现工作重心下移,强化了项目联系、协调、问责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街道征地拆迁办的作用,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征地拆迁。去年该县拆迁面积达30万平方米,相当于前5年的总和,今年拆迁将达50万平方米。在企业用地方面,采取先规划——再征地——再开展项目建设的方式,不是以项目来征地,而是通过规划好的用地来引进项目、建设项目。宁海经济开发区面积达90.92平方公里,各园区用地均是整块成片征用,仅宁海科技园,目前就储备土地4000多亩。三是破解“人从哪里来?”的难题。为解决企业用工难题,采取多措并举的办法,积极打造招工信息服务平台,合理引导外地劳动力来宁海就业、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就业、职校毕业生实现本地就业。其中,职校毕业生本地就业具有特别优势,通过职校与本地企业对接,既培养高素质的工人,又促进了职校毕业生就业,可谓皆大欢喜。
  3、善于破解服务保障难题。宁海县委、县政府在服务经济发展中积累了一些科学的办法。一是建立一个健全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和政策机制,形成了分工合作、通力协作、合力兴县的良好局面;二是建立一个规范的工作流程。宁海县定期召开工业经济专题会和工业经济联席会,建立企业难题定期征集和督办制度,县级领导带头督办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并定期通报落实情况;三是建立一个良好的考核机制。
  (下转第7版)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