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568期第3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崇阳遍地有工匠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点击数:712  更新时间:2021/1/28 10:24:13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崇阳遍地有工匠
——关于崇阳传统手工艺及能工巧匠状况的调研报告(上)
民间石磨豆腐
国家级民间工艺大师任子文
 
民间艺人廖佛送、刘明华
大市渡槽
国内仅存的商代铜鼓与发掘者程正华老人
白霓镇虎头冲曾家古民居群
纸棚村造纸工艺遗址

  ○ 崇阳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会

  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农耕文明的重要遗存。巧夺天工的技艺手法,层出不穷的呈现形式,纵使千年流转,依然熠熠生辉。在崇阳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民间手工艺及众多的能工巧匠,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和动力,作出了巨大贡献。

  崇阳县传统手工艺的历史绵延和文明遗存

  民间手工艺人,在中华文明的积淀流转中,薪火相传,推陈出新,绵延数千年,成为文明史多样性的重要组成元素。民间“九佬十八匠”,即是各行各业手工艺人的俗称。囊括了剃头、补锅、修脚、吹鼓手、阄猪、杀猪、骟牛、打墙、打榨等“九佬”,及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雕匠、画匠、弹匠、篾匠、瓦匠、垒匠、鼓匠、伞匠、流匠、皮匠、织布匠、铸造匠、窑匠等数十种手工艺人。

  (一)崇阳传统手工艺的千年流传

  历史上,崇阳手工艺人植根乡村,游走四方,有工则工,无工则农,处于“半工半农”状态。崇阳工匠以手艺谋生,坚持实用与艺术相统一,技艺和产品讲求实用性,服务于大众百姓,亦追求技艺境界,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他们以师承关系为纽带,自成体系,遍布乡埠村落。他们的渊源传承虽多半为口耳相传,亦有从家谱中上溯源头、循谱传习的。如《舒氏族谱》记载:崇阳舒氏木雕历经200多年,其传承发展分为3个阶段,一是形成阶段,明清期间是木雕艺术的一个辉煌时期,经第一代创始人的研创发展,不断壮大。二是发展阶段。晚清至民国时期,形成舒氏木雕“细腻滑润,如闺肤润玉”的风格特色。三是继承创新阶段,近数十年来,崇阳舒氏木雕第八代传承人继承了祖先技艺,且不断拓展创新。

  据同治志载,清末,崇阳县有知名专业手工业者百余人,在县城、白霓、路口、沙坪、桂口、堰市等集镇开设作坊29家,从事铜器、铁器、木器、雨伞、毛笔、火纸、鞭炮等20余种手工产品的生产经营,农村家庭手工业则以纺织、竹篾为主。进入民国时期,手工业生产日渐发达,最盛时全县统计有手工业者3042人,在城镇开设作坊、店铺358家,从业887人,且出现钟表修理、油漆、印染等新兴行业,生产出一些工艺精良、享有声誉的名牌产品。如王天云的刀斧、朱洪元的铜器、桂口的油面、王协和的寸金糖等。

  1955年,对城乡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全县组成铁业、木业、竹业、缝纫、五金、纺染、砖瓦、综合等34个生产合作社。入社职工1024人。年底,城关镇铁业、木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县第一家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崇阳县地方国营农具厂。

  改革开放以来,崇阳能工巧匠成为乡镇企业的顶梁柱,白霓的麻花、棕床,沙坪的钒业、工艺折扇和灯笼,天城的毛刷、竹胶板,石城的精制花茶加工,路口的大理石加工、牛羊养殖等等,都是在当地工匠技术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也因技术革新或守成,市场开拓与能人支撑等,由工匠到工艺、到产品,相继不绝,部分行业则由传统的手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发展。

  (二)崇阳传统手工艺遗存的艺术瑰宝

  崇阳两千多年的建县历史,使得这片土地上遗存的文明,具有鲜明的地域多样性、历史传承性、乡土民间性,积淀深厚,价值巨大。

  青铜工艺

  1977年在大市村出土的崇阳铜鼓,是国内仅存的商代铜鼓。其造型奇伟、纹饰粗疏庄重,质地凝重厚实,横式能左右敲击。通高75.7厘米,重42.5公斤,鼓身作饕餮纹,双目突起,两端饰三周乳钉纹,鼓身下部有铜质方座,中空与鼓腹通,其纹饰风格与鼓身同。据专家鉴定,此为殷商晚期铸造,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此外,崇阳还出土了春秋青铜礼器,战国青铜剑、汉币、古铜镜等,无不佐证了在崇阳历史上,曾经有过青铜冶炼铸造技术的精湛和成就。

  建筑艺术

  境内古建筑遗址遗存较多,据同治版县志记载:“汉下隽县治位于邑西暇心畈,今沿沟里许,有城址可寻,其东曰东关,西曰西关,南为风城岭,崩处出铠甲戈矛之属,西北泉陂市,遗墟长二里许,弥望皆荒冢,为古达岳州驿路”。南唐时(937-975)县治东迁至天城,历史上九毁九建,康熙十八年(1679)重建,总面积1.06万平方米,有楼、堂、厅、馆及其房屋百余间,旧志谓其“规模直冠武属诸邑”。

  沙坪镇宝陀岩寺

  宗教寺庙建筑,也体现了匠人的技艺风格。灌溪寺,又名净刹寺,坐落于县城西10多里的寺前,始建于唐初,佛堂、禅院、僧舍占地面积达20余亩,有东库、西庄、花园、劈剑桥、沤麻池等,有田产2583亩,山林3254亩,曾盛极一时。还有始建于唐僖宗乾符年间的岩头寺,唐咸通时期的金界寺,《燃灯录》载为崇阳三祖庭,均规模宏置,佛塔森严,为丛林中不可多得的古寺庙。

  沙坪古城何家大屋

  沙坪古城的何家大屋,乃制茶集市,几经兴替。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再次重修,整座屋宇东西长110米,南北宽55米,房高8.9米。有房屋300余间,面积6050平方米。屋内有天井48个,均用青石板铺垫,大小堂屋20多个,弄巷交错,楼楼相通,称“走马楼”。墙骑马头,瓦合鸳鸯,雕梁画栋,规模庞大。

  白霓镇虎头冲曾家古民居群

  白霓镇虎头冲曾家古民居群,基本形制依然完好。建于清同治四年,大小房屋100多间,曾有48天井,占地万余平方米。保存比较完整的古民居还有路口的舒家大屋,金塘镇的寿昌县苏维埃旧址、天城镇西庄周家、港口的黄泥塘庞家等。

  水利工程艺术

  境内主要遗存为古陂堰,凝聚着崇阳工匠的智慧和建筑技艺,有的堪称建筑艺术精品。陂堰的功能主要是蓄水和引水,较为著名的有石枧堰、华陂、远陂、佛图陂、白泉陂、桂泉陂、龙泉堰、乌石堰、台桥堰等。远陂堰位于高堤河油市、堰下河段的石枧堰规模最宏大,至今保存最完好。

  青山洞堰十分神奇,已被列入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清同治二年(1864),地方名士甘公魁茂,因入太平军之嫌遁洞。越三年,观洞中泉流高出河面一丈有奇,遂与甘吴二姓头人合议,集民力筑堰洞中,又在峭壁架陶管百丈,引水灌田,造福桑梓。

  大市村大市渡槽

  崇阳多山地,易涝易旱。1949年后,境内大兴水利。现有水渠渡槽50处,其中青山水库配套渡槽8座,以大市、高堤两处最为壮观。大市渡槽,位于青山水库东干渠首32公里的大市村,横跨大市河。大拱为等截面悬链线无铰空腹条石拱,拱厚1.46米,宽4米,净跨75.68米,拱顶高程97.53米。小拱26个,每个净跨5米。渡槽全长171米,河床平均高程70米,可过流量6立方米/秒。1975年春动工,1976年6月竣工。投工4万多个,调集周边石匠100余名,凿制条石36016块,1590立方米,产生了一批名石匠,女石匠。

  雨山垒石梯地

  雨山垒石梯地,近年因瑶文化遗址调查而引起广泛关注。以雨山村为核心,方圆数平方公里内,依山势盘旋而上,田地边缘皆用块石垒砌,连接村庄的小道,皆用石板铺就。石块大小不一,大的重达几百斤至一吨多,且垒砌十分规整。

  雕刻艺术

  在崇阳城乡,经常可以遇到各个时期精美的雕刻工艺品。崇阳雕刻历史悠久,发端为唐,兴盛于明清,有木雕、石雕、泥雕等多种。雕刻题材内容丰富,多取材于人物、山水、鸟兽、花卉、虫鱼。人物多取材于民间神话、戏曲故事。雕刻工艺讲究“三分下料七分做”“粗中有细,唯细不腻”。崇阳木雕分杂木雕刻和细木雕刻两类,杂木雕刻包括大型佛像、门宇建筑浮雕等建筑装饰木雕;细木雕刻则包括家具雕饰、神像、装饰摆件等器具装饰木雕。路口镇大屋舒家,金塘镇金塘铺、东岳等地的老屋、门楣、横梁等,都存有大批的精美浮雕。

  崇阳县的石雕工艺,大多通过房屋建筑、古桥、驿路凉亭、纪念石刻、石碑等载体遗存下来。高品位的古建筑,大多有石门框、石窗、石栏杆,更讲究的高门大户,还有石台阶、石础,或者门前摆有石狮、石鼓和旗杆石、上马石。西庄绳武周家古屋前,现仍置有数个形制巨大的旗杆石。纸棚包家古屋大门上,仍存留“龙图衍庆”四字石刻门楣。

  造纸工艺

  崇阳有史可考的造纸工艺,清代民间以楠竹、稻草、树皮等为原料,进行沤渍水碓造纸。同治县志记载:“石坑出者可印书,南山出斗笠纸,最贱为草纸,出不一处”。主要遗址有白霓纸棚、路口板坑、港口东堡、肖岭星桥、天城洪下等地。产品有毛边纸、山羊纸、火纸、鞭炮纸、包装纸等。纸棚村曾经盛产香末和火纸。清顺治年间,咸宁人氏王耀南迁居卓家嘴。主要工艺流程有劈麻、腌麻、打碓、踩槽、划槽、抄浆、吊干榨和牵纸等8道。王氏火纸技法炉火纯青,所制纸品色泽淡黄,韧性足,透着纯净的竹香,燃烧后灰烬呈粉白色,品相上佳。周边的商户、村民,见王氏纸坊逐渐红火,效益远超香末制造业,便纷纷加入火纸业。鼎盛时期,起于双泉坪,沿纸棚港河岸建有20多座水碓,几十栋槽屋,数里长的腌麻池。因碓屋、槽屋皆为冬茅覆顶的竹棚,那一带便以纸棚相称。由此形成一条经东泉岭至赤壁随阳的古驿道,所产火纸及其它物产,经由赤壁以舟楫载抵汉口。大白纸棚的火纸业,历360余年而不衰,使纸棚村得以顺利入选湖北省传统村落名录。

  制茶工艺

  崇阳制茶工艺起于晋唐,初盛于宋,元明稍衰,清末民初鼎盛,抗战时期衰败,1949年后逐渐恢复。古万里茶道上的崇阳大沙坪,茶史上曾与赤壁羊楼洞齐名。

  特色饮食制作工艺

  崇阳地处长江南岸,鄂湘赣三省边界之地,在生活饮食方面,保存了许多传统特色制作工艺,与风味饮食密切相关的主要有煮酒、熬糖、线苕粉等。

  崇阳人祖祖辈辈以来,喜爱自酿米酒、谷酒。酿造工艺历经数百年,流传至今。崇阳米酒,俗称“生熬酒”,进口绵和,后劲十足,享誉鄂南。经过悠久的制酒技艺积累,诞生于原崇阳县酒厂的“崇阳大曲”,曾被评为湖北优质名酒。

  崇阳土法制糖也一直盛行,只是到了近二十年才退出农家生活。熬糖所用原料不同,名称则不同,如用红苕,则称苕糖,如用大米,则称打糖或麦芽糖。

  苕线粉制作,在该县农村至今十分普遍。主要工序包括:磨苕、洗粉、晒粉、线粉、晾粉等。重点环节在于线粉。境内知名的石城铜盆粉,则以铜盘盛浆料,沉入开水锅中煮熟,出锅晾至半干,再切丝彻底晒干,形状为方形条状,风味独特。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