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559期第3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崇阳县农业农村局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点击数:1232  更新时间:2020/11/26 9:33:30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农旅融合促发展
——崇阳县农业农村局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文/县农业农村局 图/闻斌 沈小龙 霍世祥 汪国文
浪口村田园风光
坳上村湘莲基地
大岭村村民新居
大塘村一角
铜钟乡柿柿如意公司基地
华陂村游园
桂花泉镇雷竹小镇
美丽乡村

2020年,崇阳县农业农村局克服疫情影响,立足农业、生态资源禀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深度融合,打造有品味、有颜值的美丽乡村,稳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县建设44个示范村、68个整治村和“五线八片”,基本完成了2019年度8个精品村和32个整治村建设任务,14个县级示范村正在有序推进;启动了2020年度22个示范村、34个整治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推进。2019年度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绩突出县”,在全省市县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开展综合整治 优化人居环境

以“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杆线序化、墙面美化、卫生洁化、环境绿化”为目标,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爱国卫生运动、人居环境整治“三百行动”,使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一是厕所革命治“顽疾”。坚持改水改厕同步推进、改厕建沼气同步谋划、建管责任同步实施,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全县42516个农户厕所,验收完成率达到99.8%,合格率达到95%以上,率先在全市完成农村改厕工作。216个镇村公厕、32个旅游公厕、10个交通公厕、23个城区公厕全部建成验收达标,落实专人管护,通水通电,有效运行。

二是环境治理增“颜值”。突出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落实村湾保洁员、农村道路护路员、河库巡查员、生态护林员等“四员”2479人,建立村规民约和保洁员考评奖惩体系,基本建立起“户投放、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开展农村垃圾“清零”行动,疫情期间,全县清运垃圾8700余吨。采取PPP模式,推进乡镇集镇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全县乡镇集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11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日处理污水5700吨。白霓镇白霓村开展“三禁三创”活动(禁鞭、禁塑、禁散养、创卫、创美、创新风)。天城镇河田村发挥乡贤作用,通过召开“湾子夜话”,建立全村微信群,开设“智慧河田”微信号,调动全村群众共同参与村里大小事务,在全村实施“禁塑禁鞭”。

三是示范村湾提“品味”。充分利用古树、古桥、古民居等,结合乡村产业建设,把村湾打造成游乐园、文化园、产业园。港口乡小沙坪村上谢屋场按照“田园风光、农耕文化、乡村印象”等关键词,统筹村庄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禁塑、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乡村两级干部和乡贤、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当策划师,催生出符合本地特点的乡土味规划,整个小村庄呈现一股自然、清新、洁静的感觉,农家味十足。桂花村打造“枯藤老树槐花、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美景,展现出浓厚的乡村气息和浪漫韵味。天城镇茅井村依托古树、古桥、古泉等“十古”生态资源,建设石板步道、修复古桥、护砌河道,打造高家垅核心景区,景悠路阔,天人合一。

推动农旅融合 夯实产业基础

以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为重点,建设大基地,发展大旅游,推进大融合,着力打造十大标准化农业产业示范带、十大乡村旅游示范点。

一是连片建设产业示范带。强化政策引导,健全完善产业奖补政策,围绕“两竹两茶”和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实施“百千万工程”,落实乡镇党政主职领办基地主体责任,连片建设产业示范带,全县共建设基地27个40670亩。基本建成青山到铜钟万亩茶园、桂花万亩雷竹园、石城万亩中药材等10大农业产业基地。崇阳县雷竹现代农业产业园入围湖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名单。桂花泉镇新建成竹林林下黄精种植基地近1000亩、雷竹基地800亩;青山镇以乡村产业建设为重点,连片推进茶香小镇茶叶产业带建设,新建茶园400多亩;石城镇新建黄精、白芨等中药材基地5000亩;天城镇桃红村建成竹林黄精基地近2000亩,洪下村建成万只林下养鸡基地。全县各整治村新建产业基地都在百亩以上,示范村产业基地都在300亩以上。

二是发展乡村庭院经济。鼓励农户房前屋后种果养花种茶种菜,因地制宜,建设“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规范“猪圈、牛圈、羊圈、禽圈”,打造美丽庭院,既减少了杂物堆放,又美化了庭院,还带来经济收入。全县栽种杨梅、桃树等3万余株,计划评选最美庭院1000户。

三是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着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开发乡村生态资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基本建成或正在建设坳上村归园田居傲尚、油市村小自然度假村、马安山度假村、西庄村牡丹仙子度假村等乡村旅游村和茅井养生小镇、桂花雷竹小镇、大岭樱花小镇、青山茶香小镇、洪泉演艺小镇等特色小镇,启动建设崇阳国家森林公园。

强化组织领导 创新体制机制

按照“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机制创新”的要求,健全领导机制,加大创建资源整合,确保各项建设任务有效落实。

一是领导示范聚力。落实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单位负责人、驻村责任人联系包保责任制,鼓励各类社会团体到各示范村开展结对帮扶。全县36名县级领导、44名部门负责人到全县各示范村定点驻村指导,12个文化协会根据自身特长和优势,自主选择到大市、茅井等8个村定点开展指导,打造有文化、有内涵的美丽乡村。

二是定期督查聚焦。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和整治村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督导督查。县乡村振兴五人小组3次到白霓镇、桂花泉镇、崇阳国家森林公园召开现场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协调各方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机制;县乡村振兴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督办检查1次,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督查12次,对发现的问题在全县通报,清单式交办,点对点督促整改,并将平时督查情况纳入乡镇乡村振兴年度实绩考核。

三是多元投入聚财。引进能人、企业,建设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景区,创办农家乐、民宿。白霓镇引进能人投资,县政府在建设用地规划和资金奖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已建成小自然野奢度假村;石城镇西庄村引进老板投资,建设牡丹仙子度假村,已初具雏形。

四是乡贤文化聚智。鼓励各地选举成立乡贤理事会,发挥乡贤智慧和带动作用,实现村民自己的事商量着办,有效凝聚民心民智,极大突出了乡村振兴中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天城镇河田村发挥乡贤作用,通过召开“湾子夜话”,建立全村微信群,开设“智慧河田”微信号,调动全村群众共同参与村里大小事务,在全村实施“禁塑禁鞭”。港口乡小沙坪村上谢屋场乡贤充当美丽乡村策划师,催生出符合本地特点的乡土味规划。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