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三十五期4版
3 上一版   
·果香飘万里 果业富万家
·百花竞放 好戏连台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下一篇4
点击数:848  更新时间:2011/8/9 16:00:33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果香飘万里 果业富万家

  □图/文晚报记者宋志强佘帅兵赵忠志
  特约记者蔡亚君全宗海宋金光
  青山镇,一处青翠欲滴的山沟,沉甸甸的葡萄挂满枝头;沙坪镇,万亩水果基地,金灿灿的丰水梨、黄金梨将果树压弯了腰……
  以前,这些只能在大城市的超市里才能看到的名贵水果,如今在崇阳县产销两旺。春有桃李、夏有枇杷、秋有梨子、冬有柑橘,现在崇阳一年四季瓜果飘香。该县水果产业化办公室统计,今年全县水果面积已发展到11.54万亩,预计产量11830吨、产值2713万元。随着新品种的引进和新技术的推广,以及越来越旺盛的市场需求,崇阳县精品水果种植形成一股强劲的“飓风”,席卷山里山外。
  1.一花引得百花放
  提起崇阳水果产业,就不可避免地说到一个人,他就是邹德木。2002年,成都市龙泉区果树种植户邹德木夫妇,承包了沙坪镇古城村的500亩基地,引进优良水果新品种“丰水梨”、“六月雪”、“黄金梨”、“幸水梨”等,打破常规栽植方法,改保果为疏果,改高干为矮干,改稀植为密植。采用套袋技术,让果子在黑暗的环境中成长,既防农药粉尘污染,又防鸟害,表面光洁度得到改观,大大提高梨子品质。通过上述技术改进后,单产由过去的1500斤提高到5000斤,单价由0.5元/斤提高到2元,亩收入由过去750元提高到10000元。如此巨大变化后,在该县肖岭、沙坪、石城、青山等乡镇引起轰动效应,来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武汉、长沙、南昌等地客商也纷纷上门订货。
  邹德木成功了,尝到甜头了。他的生产经验得到了市、县、乡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注。崇阳县委、县政府决定把梨树产业作为建设新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重点项目来抓,并不惜花费10万元,聘请省农科院专家前来崇阳实地考察,并作规划著书出版。在“邹德木效应”模式的影响下,附近几个乡镇的群众群众再也按捺不住了,他们放心地承包土地,放手大干。
  由于死心踏地追随邹德木,沙坪镇古城村委会主任何木甫也成了当地敢吃第一只“螃蟹”的人。当年,邹德木投资200万元在关山创办500亩的生态园时,崇阳水果产业还是个“零”,没有经验可循,很多村民都望而却步。何木甫反复调查论证村里的地理、气候等条件,坚定认为,种植精品水果大有文章可做。
  “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其说给村民们听,不如做给他们看。”何木甫先后2次到邹德木的家乡龙泉驿实地考察,回来后带头示范,开发了20亩荒山种植精品水果。
  “当时老何为了坚定我们种植精品水果的信心,先后3次带领我们去四川取经。他还空运回10箱丰水梨,请干部群众免费品尝。”该村水果种植大户彭受良回忆。
  考察取经让村民开了眼界。此后,古城村种植精品水果的队伍越来越大,昔日无人涉足的荒山野岭成了香饽饽,不几年,全都建成了葱郁的果园。
  事实证明,何木甫的判断是正确的。2007年,村里一些水果种植大户开始获益。到去年,全村水果面积达到7500亩,仅水果一项,全村人平增收近800元。
  如今,何木甫已成为全市劳动模范。他只是崇阳水果种植户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代表。在崇阳,现在比较上规模的还有青山镇的黄振亚,白霓镇的王仲斌,石城镇的黄卫国……他们的果园面积均在1000亩以上,如今都开始挂果受益了。现有规模从原来的3万亩发展到8万亩,年产量1.5万吨,产值3000万元。
  2.科技铺就致富路
  近年来,崇阳县特产部门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的契机,以工业理念抓果业,建设标准化水果产业示范园区。通过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提高了全县水果生产技术水平,高档果、精品果不断涌现,促进果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水果的栽培、防治、优化、统筹、经济效益的大小都与技术含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群众对水果种植的热情高涨,对于主要负责特产技术指导、推广的职能部门——崇阳县特产技术推广中心来说,为果农们服好务,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些传统的水果,通过品种改良或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全面推广后,就能取得较好效果。铜钟乡、青山镇、天城镇是柿子的主要产地,因其易栽植,管理方便,不下化肥,不打农药,被专家称誉于绿色食品,产品行销省内外,深受消费者青睐。桃、李、柑桔等新品种正在慢慢代替传统品种,逐年扩大生产面积,产生经济价值。沙坪镇的砂梨生产实现套袋栽培。套袋丰水、幸水梨市场售价达到每公斤4至6元,每亩可增收千元以上。
  从传统水果向新型水果的转向,是对崇阳特产人考验的一个重大课题。他们把一些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品味高,畅销的水果通过引进试种,并加以技术推广,如枇杷、石榴、草莓、猕猴桃、葡萄以及其他小杂果等,现在也初具一定规模和效应。
  崇阳县特产技术推广中心为发展水果,在青山镇、沙坪镇建立2个100亩的育苗基地,2个育苗基地年嫁接苗木200万株,为果农提供优质苗木150万株,保证基地苗木需求。对全县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大户建立台帐,实行台帐管理,跟踪服务,掌握大户的基本情况,关注基地的发展,定期提供技术指导。公示中心6个农艺师的联系电话,只要果农们有服务需要,一个电话特产技术人员上门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开通商务短信平台,以短信的方式让果农获有关果树的日常管理技艺要点及水果的销售行情。根据果树的生长环节和技术要求定期集中培训。年培训果树技术人员达2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近万份,还印制5000份果树栽培手册免费发放给果农,让果农们掌握一定的基础技术知识,更好地管理果园。在水果主产区重点加强7个点的培训,实行规范化栽培管理,以带动全县水果产业的发展。
  目前,崇阳县已成立了水果行业协会,并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了“隽水”牌水果集体商标。组建水果专业化合作组织,围绕果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开展各项服务活动,重点保证技术服务到位,信息服务到户,提高果农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品牌战略意识,为今后水果的销售奠定了基础。
  3.水果产业结硕果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8月26日,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天城镇蛤蟆石村的坤旺科技园,为一种名叫树葡萄的奇特果树叹为观止:只见同一树干,可以同时开花、结果、成熟果,树干长满深暗紫色有如“葡萄”般结实累累的果实,成串的附着布满在树干上。
  据该园负责人陈艳介绍,这是台湾引进的名贵水果,每颗成树苗价值6万元。树葡萄每年3~4月及8~10月春、秋二季开花尤其旺盛,花谢后结果累累盛况,非常壮观。体质优良及高龄老树常年四季时时更能见其开花结果,由于栽培环境不同,树体营养有别,果实约在花谢后30~50天成熟,果实球状,状似“巨峰葡萄”,果实历经淡绿色、紫色、深暗紫色而成熟果,果实呈圆型,果实硕大圆润,果皮外表结实光滑。
  记者随手采摘了一颗树葡萄尝鲜。其果肉透明、柔软多汁,风味特殊、气味芬芳,香甜可口,口感独特,味似山竹、香芭乐、释迦、凤梨等多种风味,食用入口后口感将经历4种不同的独特口味。
  其实,真正吸引人们关注目光的还在于树葡萄珍贵的开发价值。据陈艳介绍,树葡萄只会供应给国际卖场,价格不菲。她的这个园子在内地是规模最大的一家,即使到了丰产期,也不会愁销路。原来,在她的规划里,还要建一个酒厂和酒店等,投资3亿元,将园区建成一个集生产、运动、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购物、会议、住宿于一体的生态投资、建设与经营、销售及旅游的现代乐园。她还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棵成年树葡萄年收果300斤,可酿酒180斤,而树葡萄酒的市场价是每斤300元,这样一来,每棵树葡萄的年收益将达到5万元。
  对此,崇阳县水果产业办公室主任但雪祖对记者说:“去年以来,崇阳引进的坤旺农业科技园和森旺农业科技园,带来的不仅是生产技术的革新,更带来了水果产业发展观念的转变。”为此,该县在拟定水果产业“十二五”规划中,特别强调规划水果品种结构,种植一年四季水果,对原有水果更新改造。适度规模集中,将现有的沙坪砂梨、路口杨梅、石城枇杷、铜钟柿子、白霓丰水梨、坤旺台湾名贵水果、森旺现代果园建成7个万亩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崇阳果业发展。同时,组建营销队伍,逐步建起两个万吨气调库和一个果品加工厂,延伸产业链,让优质产品直接进入鲜食市场,适合加工的产品进入深加工线,体现每一个产品的不同价值。

下一篇4 百花竞放 好戏连台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