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479期第3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坚持以人为本合力振兴乡村
·守住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桂花
·借它山之石 建秀美金塘
·学习先进经验 聚力赶超发展
·让“浙赣经验”造福肖岭百姓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点击数:523  更新时间:2019/4/29 10:36:10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借它山之石 建秀美金塘

  金塘镇党委书记曾岳林
  4月10日-14日,我有幸随团到浙江省和江西省考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一路走过,精致秀美的田园风貌、舒适整洁的村庄环境、科学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积极向上的村民风貌,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启示一:经营生态资源、追求生态效益树立经营生态的价值观,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通过经营生态资源,把生态资源转化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安吉模式的重要经验。该县一方面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为经营生态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出台系列引导政策,鼓励村民经营生态资源,在经营生态资源中创业兴业,短短十数年,让安吉成为了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生态强县。
  启示二:坚持规划先行、实现科学引领美丽乡村建设非一日之功。在最初的规划过程中,每个地方都从实际出发,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定位,注重建设品牌农业、品味农村、品质农民;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注重五位一体协调统一的发展基调,不盲从镇域经济发展的老套路、不盲目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坚持规划先行,将科学发展贯穿始终的结果。
  启示三:发挥群众主体、强化综合治理群众是人居环境改善的最终受益者,也是直接参与者。一路走来,看不到房前屋后乱丢乱扔、乱堆乱放的现象,看不到村庄沿线乱搭乱建、乱涂乱画的现象,只有错落有秩的房屋、干净整洁的路面、绿色生态的环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地方在整治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群众的主体作用,强化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群众自觉维护集体环境,主动参与村庄建设,形成了“人人受益、人人参与”的氛围。
  通过此次考察,我看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景,也为金塘的发展找到了新思路。
  一是画好规划图,要让金塘“靓”起来。金塘镇毗邻江西修水,省道白界公路和幕阜山旅游公路贯穿全境,自然环境优美,生态人文资源保存完整,有着大量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宜文则文的发展功能,把全镇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依托“柃蜜小镇”所带来的客流量,逐步将沿线村落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的特色景区;把一个村当作一个产业园来管理,依托蜂蜜、豆腐、油茶、花椒、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和秀美的山水资源,打造各色田园综合体;把一个镇当作一个保护区来改造,引进民间资本,进行保护性开发,逐步还原人文古迹的历史原貌,让文化遗址成为传承革命精神,体验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
  二是打好生态牌,要让金塘“美”起来。金塘镇版图面积244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32.5万亩,是典型的山区小镇。金塘镇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实行全面封山育林,形成了30万亩生态保护区。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为生态效益,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将青山绿水变成了金山银山。一方面,充分尊重各地经济基础、地形地貌、山河水系等方面的差异,发展适合各村实际的农业种植产业。镇政府将进一步出台奖励政策,鼓励荒山流转,发展荒山种植,变荒山为宝山;另一方面,加大野桂花、楠竹等现有林业资源开发利用,做大野桂花蜜品牌、开发竹编艺术品加工业,实现生态资源高效利用。让乡村成为生态的涵养地、旅游的目的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是打好整治仗,要让金塘“净”起来。乡村美不美,首先要看村庄环境是否整洁干净。金塘镇美丽乡村建设始终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重点,突出抓好村庄绿化、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矮破旧拆除等工作,努力探索符合金塘实际的农村美丽乡村建设之路。接下来,我们要按照上级要求,对所有自然村、主要道路沿线、重点水体岸线进行环境整治,使“五线”区域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和服务强化的“八化”标准。同时加快建立农村环境监管制度,强化村民自管、自治,逐步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人人受益、人人参与”的新氛围。
  四是培育活力源,要让金塘“富”起来。金塘镇历来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外出务工是农村人口改善生活条件的主要途径,主要青壮年劳动力流失较大,“空心村”现象突出。建设美丽乡村,将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实行“村企合作、项目引领、资金拉动”模式,带动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块状集结的乡村产业群;以旅游为杠杆,依托金塘丰富的生态人文资源,深入挖掘利用本地的自然景点、历史古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实现生态、文化融合发展,形成生态观光、风俗体验、历史教育为一体,乡愁味、草根味浓厚的乡村旅游产业。通过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村庄环境整治、基本公共服务等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上一篇4 守住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桂花
下一篇4 学习先进经验 聚力赶超发展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