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周刊第478期第3版
3 上一版   下一版 4
·践行“两山”理论 点亮千村万户
·示范引领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借鉴“两案两模” 当好“施工队长”
·要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些
·学习先进经验 盘活高山枧水
·打造绿水青山 建设旅游名镇
报刊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崇阳周刊电子版     
3上一篇     
点击数:322  更新时间:2019/4/18 11:23:05 将正文字体扩大  将正文字体缩小  还原正文字体为原样    
打造绿水青山 建设旅游名镇

  青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成兵
  阳春四月,我随团到浙江、江西考察学习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时间虽短,收获颇多。回崇后我深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危机感。我们将抢抓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发展机遇,对标聚焦、凝神聚力,吹响青山乡村全面振兴的总号角。
  一、对标聚焦,真抓实干,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组织力
  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是我们乡镇干部当前的重点、要点和难点,既快不得,也慢不得,更拖不得,要结合实际,稳扎稳打,主动的、积极的、创新的推进和落实。
  一是以党建为引领,夯实组织体系建设。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根本,要强化党建工作意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内整队伍、外练苦功,将支部建成团结、奋进、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坚强堡垒,形成坚强领导核心,打牢基层基础。二是以发展为根本,完善产业链条建设。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失去了发展动力,就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前途。三是以作风为保证,加强干部素质建设。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才是基层干部的硬作风。只有作风过硬,才会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上,才能使素质能力确保正确的外化方向。
  二、发挥优势,爬坡过坎,努力搭建乡村振兴大舞台
  青山镇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明显,我们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主要做好“盘活一缸水,泡好一壶茶,做实一篮菜,探遍一奇洞,种满一畈花”。
  一是着眼全局做规划,引领乡村振兴。着力打造以青山水库为中心的旅游观光区、以森旺白茶基地为中心的茶韵区、以城万蔬菜基地为中心的休闲采摘区、以大泉洞为中心的江南第一洞天观光区、以油菜花为中心的农业自然风光观赏区,形成特色风貌。二是深挖特色办活动,助推乡村振兴。积极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对全镇进行系统规划建设,通过举办春赏油菜花、夏观龙舟赛、秋品小龙虾、冬登棺材山的“春夏秋冬”四季乡村旅游节,为八方游客展示美丽富饶青山,打造旅游名镇。三是抢抓机遇上项目,夯实乡村振兴。全力打造青山镇十大项目。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要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做到一个项目、一个专班,责任上肩、一抓到底,抢抓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发展机遇,全面提升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撬动社会资本。
  三、改革创新,久久为功,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大品牌
  品牌是乡村旅游竞争力的核心标志,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要实现农村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品牌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
  一是打出绿色底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合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依托旅游公路建设和青山水库湿地公园建设,支持群众和回乡能人建生态基地、生态产业、生态农庄,重点组织实施好万亩楠竹、万亩茶叶、万亩油茶基地建设。二是挂起金字招牌。以开发大泉洞、大眼泉洞为依托,整合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进一步做好旅游文化产业规划和建设,打造赵国泰、吴藻溪、王佛炳等文化旅游景点,大力发展农村生态休闲业和文化旅游业。三是打造区域名牌。以茶叶小镇建设为重点,加强天灵山、森旺公司和青山水库的互联互通,继续推进实施“一河两岸”工程,实现青山生态乡村旅游点、线、面统筹推进,打造青山“一日游”、“骑行游”,重点推广赏花、采摘、康体、休闲等主题体验旅游路线,并加大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合作,打造区域文化旅游名牌。

上一篇4 学习先进经验 盘活高山枧水
© 崇阳周刊电子版 版权声明 | 关于本报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