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汪俊世特约记者沈忱汪国文
【核心提示】
崇阳县是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县,属武汉“1+8”城市圈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近年来,该县以“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为指针,贯彻“科学规划、县域整合、整体推进、均衡发展、质量提升”的原则,优化校点布局,均衡配置学校资源,创新乡镇小学管理机制,全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确保农村小学开齐、开足、开好课,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小学办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和谐发展,逐步形成了富有崇阳特色的小学教育“1+X”一体化管理模式。
现状
2009年是崇阳县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是深化布局调整改革年,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年。该县教育局以《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为蓝本,结合崇阳实际,制订了《崇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方案》,确立了“科学规划,县域整合,整体推进,均衡发展,质量提升”的二十字方针,实现高中在县城办,初中在县域中心集镇办,小学联村办,学前教育优质办目标。全县现有在校学生70959人,在职教师3819人,各级各类学校86所,其中高中3所,职校1所,初中11所,小学70所(含53所初小,34个教学点),特殊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21所。到2012年,全县高中将调整为3所,职校1所,初中由21所调整到9所,小学由115所调为70所,公办幼儿园由2所增加到30所,基本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县域内教育资源均衡化,教学装备现代化。
去年来,该县按照《崇阳县教育2008—2013年发展规划》,遵循“初中适度集中,小学就近入学”的原则,撤销了在校不足500人、条件差、没有发展前景的9所农村薄弱初中,对部分小学实行联村办学,初中调整至10所,完小调整到70所。
为解决大量农村人口进城而造成城关教育资源不足和撤销初中的地方学生入学问题,通过资产置换,建成面积1200亩的教育新城。教育新城集幼教、小学、初中、高中、职教为一体,教育教学设施和绿化美化设施一应俱全,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目前教育新城有5500名初中生、1500小学生和5500名中职生,其中70%来自农村,是一座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面向全县城乡学生服务的教育城。
通过学校布局调整,该县把一部分撤销的小学用来创办幼儿园,实行校园有机结合,使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7年共有47所幼儿园,入园总数6799人,公办幼儿园仅有2所(县幼儿园和白霓镇幼儿园),入园幼儿696人,仅占入园总数6799的10%;2008年82所幼儿园中,公办幼儿园仅5所,入园1055人,占入园总数7724的13.7%;2009年共有83所幼儿园,公办幼儿园18所,入园2978人,占入园总数9016人的33%;今春公办幼儿园增至21所,入园数3673人,占入园总数10607人的35%。
背景
据了解,该县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因素,农村小学现状与人们上好学的要求很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其一、师资结构不优的问题非常突出。小学教师年龄老化严重。虽然近几年该县通过签约资教生、特岗生和公开招聘补充了部分教师,但由于教师基数较大,补充教师总量较少,全县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面临断层。如桂花泉镇官庄小学共有教师4人,平均年龄52岁;路口镇梅花小学共有教师11人,平均年龄50岁。学科教师结构不够合理。小学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劳技、低学段语音教师紧缺,按照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的要求,上述科目最少需补教师438人。教学点教师教学困难。为方便学生入学,全县仍保留34个教学点。由于学生少,按照上级编制标准配备教师,每个教学点最多只能配1—2人。因此,大多数教学点只能实行复式教学,根本无法开齐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其二、基础设施设备差。按部颁标准开齐、开足、开好课程,除有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外,还应有标准的体育实施、体艺学科教学器材、适合学生实践活动的基地、教学需要的自然生物园地和设施设备等。但该县除城区学校基础设施设备较全外,乡镇农村学校则奇缺。一是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小学)体育场地奇缺。基本上无篮球、排球、足球场地,无单双杠等运动设施。二是实验室奇缺。农村学校基本上无标准化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三是图书室奇缺。全县各学校基本上没有配备功能较全的图书室,农村小学尤甚。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该县大部分农村学校无工友,教师无住房,住宿难,吃饭难,生活不便。如肖岭小学教师全无宿舍,学校无工友,家在远地的靠租住,家近的就走教,放学后学校成了人烟荒凉的地方。
该县农村小学因遵循“就近入学”原则,保留了一大批初小和教学点。同一区域内学校规模大小不一,师资力量参差不齐,为了使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加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利用,从整体上提升农村小学的办学水平,2009年该县教育局创新小学管理机制,着力实施小学联校一体化“1+X”管理模式,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内涵
该县以乡镇中心完小或乡镇其他相对优质完小为核心,与邻近地域的若干学校(或教学点)联合办学,形成一个法人代表,多个办学实体,实现各学校之间的资源重组和实质性联合。这样建立一种集人、财、物、教学、评价、管理于一体的学校共同体的联校方式称为钢性联校;以两所以上(含两所)学校联合形成多个法人代表和多个办学实体,实现对口支援或互相资教活动,这种方式称为柔性联校。所谓“1+X”中的“1”是指区域内的中心完小或相对优质完小,“X”是指中心完小或相对优质完小的下属教学部或教学点。小学联校一体化核心是切实均衡配置各种教育资源,特别是均衡配置师资,保证各农村小学能按国家标准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方便联校教师走教,全县统一配置了26辆面的车和35辆摩托车。目前实行这种管理模式的主体学校67所,几乎覆盖了所有农村校点。
成效
据悉,该县就这项改革事先制订了周密实施方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各乡镇学校均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统一了全县干部群众思想。因此,全县小学“1+X”联校一体化管理的牌子都在今年3月份同一时间内统一挂起来了,并且相当一部分乡镇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挂牌仪式。如路口镇联校挂牌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热闹非凡。同时绝大多数联校都基本做到了统一课程总表,统一开齐课程,统一开足课时,统一工作计划,统一作息时间,统一教研活动,彰显出钢柔渗透和有机联动的特色。绝大多数乡镇联校紧紧围绕联手创办人民满意学校的目标,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各项活动,使本区域内有限的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开发利用。